养得儿男百不中。年年随举子,踏春风。寿觞庭院燕泥融。将雏处、长是半西东。
移孝便为忠。儿行虽在远,母心同。若将一念答天公。归来拜,也胜橘双红。

小重山·叔母生日

每岁兄弟多以校试,莫遂彩衣团栾之乐,今岁复尔良以缺然,小词寄五兄代劝

【注释】①叔母:指妻子的叔母。②彩衣团栾(quán):指小儿满周岁时,家人用五彩绸缎做的衣服。③“长是”三句:言儿行虽在远,母亲之心同。④若将:倘若,如果。一念:一颗心。天公:上天。⑤橘双红:比喻儿子回来,母亲也很高兴。

赏析:

此首词为作者为祝贺堂兄李伯时(名不详)之妻寿诞而作。伯时乃作者之弟。据《宋史》载,伯时“少嗜学,喜谈兵”,且有文名。

上片起句“养得儿男百不中。”意谓生养了儿孙一百人,其中没有一个能通过科举考试的人。言外之意,即指自己没有考中科举。下句“年年随举子,踏春风。”则点出每年寒食节,作者都要到岳父家去扫墓,然后才回家,因此说“踏春风”。此两句既点明了时间、人物、事件,又写出了当时社会风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寿觞庭院燕泥融。”写堂兄家的宴席上,燕子衔来泥土,为寿星祝寿。燕泥融,即燕泥,是燕子衔泥筑巢的材料,此处用来喻指寿星。此言堂兄家十分热闹,大家正在为他祝寿。“将雏处、长是半西东。”意思是说,堂兄家养了许多小鸟(可能是麻雀),总是东一个西一个地飞着玩。此言堂兄家十分快活。

下片起句“移孝便为忠。”意为,父母孝敬子女,就是尽忠于国家。这是封建社会中人们所提倡的一种道德观念。但此诗却认为,只要能够尽孝道,就是忠于国家了,不必一定要通过科举等途径。“儿行虽在远,母心同。”意思是说,虽然你在外面当官,但母亲的心思和你的一样,永远支持着你。此言母亲对孩子十分疼爱,无论孩子走到哪里,母亲都会想念他,并希望他成功。“若将一念答天公。”意为如果你能够一心一意为国家服务,那就像报答了上天一样。此言诗人鼓励堂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归来拜,也胜橘双红。”意为如果你能够早日回乡,那比家里种着两盆橘子还要好。此言诗人希望堂兄能够早点回乡与家人团聚。

此词是一首贺寿词,表达了作者对堂兄的美好祝愿。全词语言通俗,情感真挚,体现了词人深厚的家庭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