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日回春一线长。氛氲谁忆御炉香。孤城岁晚卧沧江。
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剩拼华发醉为乡。
【注释】
浣溪沙·其一:爱,喜爱。至日,指冬至之日,即阴历十一月廿五日。带湖,在今江西南昌县西南,鄱阳湖中。宋时有官属在此居住。回春,谓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缕,一丝。氛氲,烟雾弥漫。御炉香,皇帝所烧的香。岁晚,一年将尽之时。沧江,指鄱阳湖。花底,花影之中。千官迎淑气,众多官员迎接春天的气息。淑气,美好的气息。湖阴十里写晴光,湖边一带十里长堤上铺着晴朗的阳光。写,照。晴光,晴天的光辉。华发,指头发白了。
【赏析】
《浣溪沙》词调,相传为唐代白居易所作,内容多描写爱情和人生哲理等,风格明快清新。此词是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冬至日在带湖所写的一组词中的第二首。
上片写冬至日景。“爱日回春一线长”,冬至之日,阳光明媚,暖意融融,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抓住冬至这一节气的特点,以“爱日”为题,既点明了时间,又表现了他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氛氲谁忆御炉香”,冬至时节,皇宫里香烟缭绕,香气四溢,然而在这宁静祥和的氛围中,谁还记得那袅袅升起的香烟呢?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下片抒发感慨之情。“孤城岁晚卧沧江”,词人以“孤城”喻自己,将自己比作在岁末卧倒在鄱阳湖之滨的一座孤独的城池。“岁晚”,指一年的尾声。“卧沧江”,指卧倒在苍茫的江水之上。这一句既写出了自己的寂寞与凄凉,又暗含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花底千官迎淑气,湖阴十里写晴光”,词人想象自己在花丛之中迎接春天气息的情景,以及湖面十里长堤上洒满了明亮的阳光,景色宜人。然而词人并没有沉湎其中,反而更加思念家乡,于是发出了“剩拼华发醉为乡”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描绘冬至日的景色,抒发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词风婉丽,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