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横翠新,中隐古仙真。
笑取玉麈尾,揖兹丹霞人。
云从石洞出,月落沧江频。
予亦将高卧,藤萝挂葛巾。
【注释】
- 望西山:即写西山的景色。西山,指山名。横翠新:指山色如翠绿一般,显得新鲜。中隐古仙真:中间隐藏着古时仙人。
- 玉麈尾:麈尾,是麈尾拂尘。佛教说法时常用它,用以指挥众人或表示肃静。这里比喻云霞,形容其颜色鲜艳。
- 揖兹丹霞人:揖(yī)此,就是“揖”的异体字,表示拱手行礼的意思。指与云霞中的仙人们拱手作礼。
- 云从石洞出:指云从山洞中流出。
- 月落沧江频:指月亮从江水里落下,频频出现。沧江:指沧浪江。
- 藤萝挂葛巾:指自己像神仙一样高卧于山中,身上挂着藤萝和葛布制的围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遥望、欣赏自然景观的情景,表达了他向往自由、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清新秀丽的自然画卷之中。
首句“西山横翠新”,描绘了西山的山势蜿蜒,山色如同新鲜的绿色一样美丽。接着“中隐古仙真”,诗人想象着在山中隐藏着古代仙人的踪迹,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接下来“笑取玉麈尾,揖兹丹霞人”,诗人以玉麈尾为比喻,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与仙人交往的愿望。而“云从石洞出,月落沧江频”两句则通过描绘云从石洞中流出和月亮从江水中升起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面。
最后两句“予亦将高卧,藤萝挂葛巾”,诗人以高卧的姿态,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他还用藤萝和葛布制的围巾作为装束,形象地描绘了他隐居山林的形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