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堵四民居,饱食千僧馌。
吾侪正闲暇,来游失疲薾。
心朋况遨从,云梯屡登躐。
山川思虑清,风云抱怀惬。
百里见毫厘,万象入眉睫。
南望牛首峰,双阙俨重叠。
却视虎踞基,石城犹岌嶪。
北阜盘虬螭,三山树矛铗。
风流非昔时,事迹看载牒。
开尊忘醉醒,纵论鄙嚅嗫。
念当时值泰,岂叹径未捷。
经纶苟韬藏,鼎饪终调燮。
揽景且留连,无为利名摄。
诗句释义:
- 安堵四民,居处平静,饱食千僧。
- 吾侪正闲暇,来游失疲薾。
- 心朋况遨从,云梯屡登躐。
- 山川思虑清,风云抱怀惬。
- 百里见毫厘,万象入眉睫。
- 南望牛首峰,双阙俨重叠。
- 却视虎踞基,石城犹岌嶪。
- 北阜盘虬螭,三山树矛铗。
- 风流非昔时,事迹看载牒。
- 开尊忘醉醒,纵论鄙嚅嗫。
- 念当时值泰,岂叹径未捷。
- 经纶苟韬藏,鼎饪终调燮。
- 揽景且留连,无为利名摄。
译文:
在保宁院的练光亭,与丘程凌林四位友人分别以业字韵分题游览,我写下了这些诗篇。
安堵四民居,饱食千僧馌。
吾侪正闲暇,来游失疲薾。
心朋况遨从,云梯屡登躐。
山川思虑清,风云抱怀惬。
百里见毫厘,万象入眉睫。
南望牛首峰,双阙俨重叠。
却视虎踞基,石城犹岌嶪。
北阜盘虬螭,三山树矛铗。
风流非昔时,事迹看载牒。
开尊忘醉醒,纵论鄙嚅嗫。
念当时值泰,岂叹径未捷。
经纶苟韬藏,鼎饪终调燮。
揽景且留连,无为利名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保宁院练光亭时的作品,共八句二十个字。诗人以业字韵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诗人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展现了四民安居乐业的场景,以及千僧饱食的景象。这反映了作者对和平安宁社会的理想追求。
诗人描述了自己与朋友相聚的愉悦心情,以及他们在云梯上攀登的情景。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乐观精神。
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他看到了山川的清新、风云的和谐,以及万物的生机勃勃。这些描写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人还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观念和人生感悟。他回顾了历史上的辉煌成就,但同时也感叹于现实道路的艰难。这种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诗人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他提到了牛首峰、双阙、虎踞基等名胜古迹,以及石头城的雄伟壮观。这些描写都展示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