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筵中见绿珠。
淡然高韵胜施朱。
揉兰雾縠蔷薇浅,半露冰肌玉不如。
餐秀色,味肤腴。
轻红端合与为奴。
只愁宴罢翻成恨,赢得偏怜不似初。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其五》中的一段,描述了绿荔枝的美丽和诱人。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逐字释义:

  1. 玳瑁筵中见绿珠:在装饰华丽的宴会中看到了绿色的珍珠。玳瑁筵指的是豪华的宴席,绿珠则是指珍贵的绿色珠宝,这里比喻荔枝的颜色像珍贵的翡翠一样美丽。

  2. 淡然高韵胜施朱:形容荔枝的香味淡雅,比涂抹红色更为高雅。施朱在这里指的是使用朱砂来染红荔枝,而“胜”表示超过了这个标准。

  3. 揉兰雾縠蔷薇浅:揉兰花般的香气,仿佛薄雾中的玫瑰一样清淡。雾縠(hú)是形容轻薄如雾的丝绸,玫瑰则是红色的玫瑰花瓣,这里描绘出一种温柔而淡雅的感觉。

  4. 半露冰肌玉不如:荔枝外层有些露出,就像冰肌玉骨一般清纯无暇,但与真正的美玉相比还差一些。这里的“冰肌”和“玉”都是用来形容荔枝质地细腻、纯净无瑕。

  5. 餐秀色,味肤腴:享受那美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口感。在这里,“秀色”和“肤腴”分别指色彩和质感,形容荔枝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肉质肥美。

  6. 轻红端合与为奴:轻轻品尝着红色的果实,觉得它就像一个小丫鬟(或仆人),乖巧可爱。这里的“轻红”是指荔枝的红色,而“合为奴”则是一种幽默夸张的说法,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水果的喜爱之情。

  7. 只愁宴罢翻成恨,赢得偏怜不似初:担心宴会结束后会因为失去这样的美味而感到遗憾,而这种独特的偏爱使得荔枝更加珍贵。这里的“宴罢”意味着宴会结束,“翻成恨”表示失去后会感到失落,而“赢得偏怜不似初”则是说即使失去了最初的珍贵,但因为这份独特而更加珍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绿荔枝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荔枝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诗人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荔枝的色彩、香味、质感和外观都生动地表现出来。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美食的喜爱和珍视,以及对失去这种美味后感到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和审美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