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
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
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
□□□□□,□□□□□。
□怜我,尘满袖,雪盈头。
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
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
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此题的考点是“理解”与“赏析”,要求回答“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此类题,要通晓大意,了解每句诗的意思;抓住关键句,如“应知孤客无寐”,“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等语句,分析其表现了诗人什么情感;然后结合题目所要求的“赏析”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译文:短小的船儿停泊在湍急的石头上,皎洁的华月洒满江中的沙洲。我应当知道这孤身一人的游子夜深人静之时难以入睡,特意为离别之忧而发愁。谁能想到那嫦娥孤独地坐在广寒宫的床上,也感到寂寞难耐。明月啊明月,你为什么总是照临着离别之人?为什么你总是让离人更加感伤!可怜我,衣袖沾满了尘垢,头上积满了雪花。两乡相隔千里萦绕心头的思念,为什么不归去歇息呢?遥想闺中今夜,她定会思念远行的我,深夜里寒冷的风会使她玉臂生寒,她还独自靠着高大的高楼思念着我。别后流下的泪水已经汇入湘水,归去时缠绵的梦境又萦绕在鄜州。
注释:“短棹”指小船,“舣”同“驻”。湍石:湍急的水流。汀洲:水中沙洲。“应知”二句:意思是说月亮高悬在天空,照着江边的小洲上的我,我该知道这个独处异乡的游子无法入睡。特地:特别。“谁念”二句:意思是说月光照射在广寒宫的床上,也是孤独的,也会感到寂寞难耐。“亦自”二句:意思是说明月啊明月,你为什么总是照临着离别之人?为什么你总是让离人更加感伤。“怜”:怜悯,同情。“尘”指衣服上的尘土。“雪”指头发上的雪花。“两乡”:指作者自己与妻子两地相望。“千里”指两地间相隔的遥远路程。“不归休”:意谓不回家就罢休。
赏析:词的上片写月下独坐,抒发思乡之情。开头两句“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点明时间地点,交代了词人乘船夜宿江边小洲的情景。一个“短”字既写出了船的大小,也衬托出游子的孤单;“湍石”点出了环境的险峻;“华月”点出了时间的夜晚。三句“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由环境描写转入感情表达,词人以“应知”二字领起,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慨。四句“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进一步抒发了词人的思乡之苦和孤独之情。“寂寞广寒宫殿,亦自□□□。”是全词主旨所在,也是词人倾吐心中无限哀怨的地方。
下片写妻子怀念丈夫,寄托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深思念。五句“□□□□□,□□□□□”,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妻子因思念丈夫而失眠的情状。六句“□怜我,尘满袖,雪盈头”,进一步刻画妻子的形象,突出了她思念丈夫的心情。七句“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则把笔触从妻子身上转向自己,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留恋和对妻子的依恋。最后一句“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更是把思乡的感情推向顶峰。
全词通过写月下独坐和妻子思念丈夫的情境,抒写了词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对妻子的依恋,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妻子的依恋,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