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风雨一番凉。
炯秋光。
又重阳。
潇洒东篱,浑学汉宫妆。
今日且须开口笑,花露袅,鬓云香。
泼醅新取淡鹅黄。
趁幽芳。
趣飞觞。
落帽当时,□发少年狂。
万事破除惟有此,尘外客,醉中乡。
【译文】
一番风雨一番凉。
秋光炯炯。
又是重阳。
东篱潇洒,浑学汉宫妆。
今日且须开口笑,花露袅袅,鬓云香。
新酒一壶淡鹅黄。
趁幽芳。
趣飞觞。
落帽当年,□发少年狂。
万事破除惟有此,尘外客,醉中乡。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玉连环”。唐教坊曲之一,后用作词牌。双调,六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五仄韵;前后段各三平韵、两仄韵。
一番风雨一番凉。
又见秋风起,天气渐冷,仿佛一场风雨袭来。
炯秋光。
秋光明亮,照得人更加清醒。
又重阳。
重阳节到来,又是一年菊花盛开的日子。
潇洒东篱,浑学汉宫妆。
东篱下菊花盛开,宛如古代宫女化妆一样美丽。
今日且须开口笑,花露袅,鬓云香。
今天暂且开怀大笑,让花露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让鬓边的云彩也充满香味。
泼醅新取淡鹅黄。
取出新酿的米酒,颜色如淡鹅黄。
趁幽芳。
趁着这美好的香气。
趣飞觞。
快快乐地举杯畅饮。
落帽当时,□发少年狂。
那时头发蓬松,像戴着帽子一样,心情愉快得像个年轻小伙子。
万事破除惟有此,尘外客,醉中乡。
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只有这个乐趣,如同在尘世之外的人,在醉意朦胧之中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5年的重阳节所作,时年他已经五十岁。这一年的重阳节正好与作者的生日同在九月九日,因此他特意写下这首词以庆祝生日。
上阕写节日的气氛。“一番风雨一番凉”,点出节令已至秋天。“又见秋光明”,说明天已转寒凉了。“又重阳”,表明又是一年重阳节。“东篱”,指陶渊明的菊花诗《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的东篱。这是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来表达他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浑学汉宫妆”,是指东篱下菊花的颜色像宫中女子的妆容一样娇艳夺目。
下阕继续描写节日的景象。“今日且须开口笑”,是说今天不妨放声大笑,尽情欢乐。“花露袅袅”是说花露随风飘洒,让人心旷神怡。“鬓云香”,是描述鬓旁云朵的香气令人陶醉。“泼醅新取淡鹅黄”,指的是新酿的酒色泽如淡鹅黄般诱人。“趁幽芳”、“趣飞觞”则是借酒助兴,尽享节日的快乐。最后一句“落帽当时,□发少年狂”,是回忆过去无忧无虑的日子,头发蓬松、心情愉快的时光,与年轻人一样自由奔放。
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它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人们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乐趣的热爱。同时,它也反映了苏轼作为文人的豁达和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