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照晚。
花底明人眼。
无限游人谁惜倦。
只有衰翁心懒。
笙歌缓引更筹。
更阑客散添愁。
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

红莲照晚,花底映衬着游人的眼睛。

无限游人谁惜倦,没有人关心游人的疲倦。

只有衰翁心懒,只有年老之人心情懒散。

笙歌缓引更筹,悠扬的乐曲缓缓引导时间流逝。

更阑客散添愁,夜深人静时客人们离去增添忧愁。

香雾半窗幽梦,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窗户半边的梦境中。

烟波千里归舟,烟霭茫茫中一叶孤舟承载着归家的渴望。

译文:
夕阳西下,红莲照亮了傍晚的天空。
花朵下明暗交错,仿佛映入了游人眼帘。
无尽的游人谁又顾及疲惫?只有我,一个衰老的人,心中厌倦。
悠扬的乐曲缓缓引导时间流逝,夜已深沉客人散去留下更多忧愁。
淡淡的香雾弥漫在窗户半边,营造出一个幽静的梦境。
烟霭茫茫中一叶孤舟承载着归家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上元节的夜景和游园赏荷的活动构成了词的背景。“红莲照晚”描绘出晚霞映照下的荷花景象,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而“花底明人眼”则通过描写游人在荷花之下的光影中,进一步渲染了这宁静美丽的画面。

词的中间部分,作者用“无限游人谁惜倦”表达了对游人疲劳状态的关注。这种关注不是同情或是怜悯,而是以一种淡漠的态度表达出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疏离感。接着,“只有衰翁心懒”一句,将这种情感进一步深化,揭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

接下来的“笙歌缓引更筹”,通过描绘笙歌声调悠扬、更漏声声催人入眠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更阑客散添愁”则表达了夜深人静时分,客人们离去后带来的孤独与忧愁。

词的结尾部分,“香雾半窗幽梦,烟波千里归舟”两句,以幽梦和归舟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画面。这里的“幽梦”不仅仅是指梦境,更是象征着诗人对于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词通过对晚霞、红莲、游人、笙歌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