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声老又残春。
犹作未归人。
天意不能怜客,何事苦教贫。
归去也,莫逡巡。
好从今。
秧田车水,麦陇腰镰,总是关心。
这首诗的译文是:
子规的叫声让人感到春天已经老去,但它仍然在呼唤那些还没有归来的人。天空似乎无法理解我们的苦难,为什么让我们这样贫穷?我们应该回去,不要犹豫,应该立即行动。
秧田中农民正用车子运送水,麦田里农民弯腰收割庄稼,所有这些都是他们关心的事情。
注释:
- 琴圻江上:指的是琴江之滨,即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琴江是长江的一个重要支流,位于江西境内。这里指诗人当时居住的地方。
- 子规(zǐ guī):又名杜鹃,是一种鸟类,以其鸣声哀婉著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杜鹃经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 残春:指春天即将过去或已过半,春天的最后阶段。
- 天意不能怜客:指天气和自然规律不可怜我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
- 何事苦教贫:为什么让我们这么贫穷。
- 归去也:意思是让我们回到家乡或者结束在外漂泊的生活。
- 莫逡巡:意思是不要犹豫不决或拖延时间。
- 好从今:表示我们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 秧田车水:指的是农民们在田间使用车辆运送水,准备插秧。
- 麦陇腰镰:指的是农民们在麦田里弯腰收割麦子。
- 总是关心: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心和关注的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景和农人劳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子规声老又残春”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而“天意不能怜客,何事苦教贫”则揭示了诗人在外奔波、生活贫困的原因,以及他对命运的不满和无奈。最后两句“归去也,莫逡巡。好从今”,则是诗人的决绝与决心,表达了他想要回到家乡、结束漂泊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