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学先声病,群书欲备详。
摛文资引据,结字辨偏旁。
篆楷颜毫妙,编联蜀纸光。
残篇虽脱落,犹可挹遗芳。

次韵杨立之观韵海

六学先声病,群书欲备详。

摛文资引据,结字辨偏旁。

篆楷颜毫妙,编联蜀纸光。

残篇虽脱落,犹可挹遗芳。

译文:
六艺的先声病,众书都想要详尽描述。
阐述文字需要根据引据,结字辨别偏旁。
篆体、楷体、颜体、毛笔书写都有其精妙之处,编辑整理书籍就像蜀地的纸张一样明亮。
虽然有些残缺的书籍,但仍然可以领略到前人留下的芬芳。

注释:
六学先声病:这里的“六学”指的是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它们都是古人学习的内容。先声病,即指先于这些学问而存在的疾病或问题。
群书欲备详:这里指的是要详细记录和研究各种书籍。
摛文资引据:摛,同“辞”,指用言辞表达;资,依靠;引据,引用证据。这里的关键词是“引据”,指的是在表述观点时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凭空臆断。
结字辨偏旁:结,指汉字的笔画;偏旁,是指汉字中的部首或者组成部分。这里的关键词是“分辨”,强调在书写汉字时要准确地区分部首,以便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篆楷颜毫妙:篆,指篆书;楷,指楷书;颜,指颜真卿的书法;毫,指毛笔。这里的关键词是“书法”、“毛笔”,分别指的是不同的书法风格和工具。
编联蜀纸光:编,指编撰;联,指联系;蜀纸,指四川地区的纸张;光,指光亮。这里的关键词是“整理”、“纸张”,强调对书籍进行分类整理,使其更加便于阅读。
残篇虽脱落,犹可挹遗芳:残篇,指残缺不全的书籍;脱落,指损坏、丢失;挹,指吸取、借鉴;遗芳,指遗留下来的美德、智慧。这里的关键词是“借鉴”、“美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书籍的描绘来赞美古人的智慧和学识。诗人通过对六艺、群书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人学术成就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篆书、楷书、颜书等书法风格的特点,展现了古人书写艺术的高超技艺。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人的敬仰之情和对学术的追求之意,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