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因何喜,今朝为甚悲。喜他向道慕希夷。悲则因他,华丽不相宜。
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蓬头垢面嘴累垂。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
南柯子
昨天因何喜,今朝为甚悲。喜他向道慕希夷。悲则因他,华丽不相宜。
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蓬头垢面嘴累垂。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
注释:
南柯子:词牌名
昨日因何喜:为什么昨天高兴(因为什么而高兴)
今朝为甚悲:为什么今天悲伤(因为什么而悲伤)
喜他向道慕希夷:喜欢他向往道教的隐士生活
悲则因他:悲伤的原因是他
华丽不相宜:华丽的外表不适宜
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既然要探究玄学之奥妙,就应该做一个乞丐
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脏兮兮的样子
嘴累:口干舌燥的意思
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内心安静,思想清晰,就是通向天上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通过描绘自己对于名利的淡然看待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清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理念。
作者开篇即表达了他对昨天和今天不同的感受。“昨日因何喜,今朝为甚悲”,这是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一种感叹。昨天的快乐和满足,在今天的悲哀和失落中变得苍白无力。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得失的淡然。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喜他向道慕希夷。悲则因他”,他认为快乐和悲伤都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对于前者,是因为向往道教的隐世生活;对于后者,则是因为外在环境或他人的影响。这种分析,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外界因素的清醒认识。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想状态:“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蓬头垢面嘴累垂。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他想要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那就是成为一个乞丐,过着朴素的生活。这是因为他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清澈。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于世俗束缚的反抗。
作者以自身的经历作为例证来支持自己的理念:“既欲搜玄妙,须当做乞儿。蓬头垢面嘴累垂。意静心清,便是上天梯。”他自己就是一个践行这一理念的人。他曾经是一个有地位、有财富的人,但他选择了放弃这一切,过上了简单朴素的生活。他的内心也因此变得平静和清澈,他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高度。
这首词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对于精神自由的独特理解和追求。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物质和名声,而是来自于内在的平静和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