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光阴似箭忙。夜消其半可悲伤。那堪日日顿无常。
更想上床鞋履别,寻思恋个甚郎娘。不如物外做风狂。
【注释】
①劝:开导。道众:指道士或出家人。②七十:这里用“七”字双关,暗指“七十”岁。③那堪:哪能容忍。④顿:顷刻。⑤物外:指道家的清静无为的境界。⑥风狂:形容行为放荡,不守常规。
【赏析】
《浣溪沙》是词牌名,属于小令词。此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厌倦尘世、追求道家清静无为境界的思想感情。
上片起句说:“七十光阴似箭忙。”这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一个总结。七十岁的人,已到了人生暮年,但作者却感到时间过得太快,就像箭一样地飞逝,自己还没有好好地享受一下人生,就又到了七十岁的门槛了。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易逝的感叹,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暗示了他追求清静无为的道教生活。
第二句:“夜消其半可悲伤。”作者在白天忙碌了一天,夜晚又要度过一半的时间,这种重复的生活使他感到悲哀。这一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俗世生活的不满和对清静无为生活的向往。
下片开头两句是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感慨:“那堪日日顿无常。”作者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西。因此,作者无法忍受每日每时的变幻不定,这种变化让他感到痛苦和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更想上床鞋履别。”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他认为,床是睡觉的地方,而鞋是用来走路的,睡觉时脱去鞋子,走路时穿上鞋子,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规律。但作者却感到难以忍受,因为这种规律与自己的内心欲望相违背。
最后两句“寻思恋个甚郎娘。不如物外做风狂。”是作者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表述。他认为,与其在俗世中苦苦挣扎,追求短暂的快乐,不如追求道家的清静无为,追求永恒的幸福。因此,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物外做风狂,即超脱世俗,追求自然、无为的生活。
这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全词通过对俗世生活的描绘和对道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