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是闲非不可听。那堪日日自谈论。暗伤功行损氤氲。
舌是祸根牢锁闭,寻常省启祸之门。自然性命得长存。

【注释】

闲是闲非:闲适中是非难辨。那堪:怎能忍受。暗伤功行损氤氲:暗伤功行的修炼,损害了神气。氤氲:神气。舌是祸根牢锁闭:舌头是祸患的根源,应当紧闭。省启祸之门:警惕祸患的门户。自然性命得长存:人的自然生命得以长久。

【译文】

闲适之中是非难以分辨,哪能忍受日复一日地自我议论?暗中伤心自己的修炼会损伤神气的。

舌头是祸患的根源,应当紧闭,寻常省起祸患的大门。人的自然寿命得以长久。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抒发了作者对堂下道人离去后自己寂寞生活的感受。

首句“闲是闲非不可听”,以“闲”字总领全词,表达了作者在送别之际的感慨。在古代,人们常常用“闲”字来形容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然而,在这种闲适之中也隐藏着许多是非难辨的情况,因此,这四个字就包含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深深的无奈。接下来的“那堪日日自谈论”,则是将这种无奈之情进一步放大。作者无法忍受每日与自己进行着无休止的交谈,这种交谈充满了是非之争,让人感到无比的痛苦和煎熬。

第二句“暗伤功行损氤氲”,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他不仅无法享受闲适的生活,而且还要承受内心的煎熬。这种煎熬来自于他对功行的修炼,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神气的损耗。在这里,“氤氲”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神气的状态,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第三句“舌是祸根牢锁闭”,则是将作者的忧虑引向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他看来,舌头是祸患的根源,因此必须将其紧紧地关闭起来。这里的“锁闭”一词形象地描绘出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言语的谨慎,以及对言辞可能造成的后果的担忧。

最后一句“寻常省启祸之门”和“自然性命得长存”,则是对前面各句的总结和升华。在这两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言语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他认为,寻常的言语都是潜在的祸患之源,因此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开启祸患的大门;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应该珍重每一分每一秒,让自己的生命得以长久。

整首词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忙碌生活的无奈。同时,它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于言语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