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君祠、层崖上峥嵘,幽林入清深。坐嵩丘少室,风烟浓澹,百态变晴阴。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见人闲几度,夕鼎朝鍖。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百年来、神州万里,望浮云、西北泪沾襟。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

《八声甘州·同张古人观许由冢》

许君祠、层崖上峥嵘,幽林入清深。坐嵩丘少室,风烟浓澹,百态变晴阴。山下一溪流水,不受是非侵。寂寞悬瓢地,黄屋无心。

木杪巑岏石冢,见人闲几度,夕鼎朝斵。问五兵谁作,天地更生金。百年来、神州万里,望浮云、西北泪沾襟。青山好、一尊未尽,且共登临。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双头甘州”。
许君祠:祭祀古代贤人许由的祠堂。
层崖:山崖。
幽林:深密的树林。
嵩丘(sōng qiū):指太行山。
少室:指嵩山。
风烟:山水草木的烟雾。
一溪流水:一条小溪流水。
百态变晴阴:各种形态不断变化,晴阴不定。
黄屋: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指朝廷。
木杪巑岏:山巅石壁。巑岏:高耸。
巑岏石冢:高耸的石冢。
夕鼎朝斵:傍晚烧火煮饭时敲击着鼎,早晨磨砺斧子时敲打着斵。形容劳作生活。
五兵:五种兵器,这里代指国家政权。
天地更生金:比喻国家的兴盛繁荣。
神州:中原,也泛指祖国。
浮云:喻政治风云变幻,难以预料。
青山好、一尊未尽:青山美不胜收,但酒还未喝完。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借咏古怀今之笔法,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整首词意境宏大,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之情。

全词通过对许由祠的描述,引出了对许由生平的追忆与赞美。许由,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他放弃了富贵的生活,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的对象。在词中,许由被描绘成一位淡泊名利、高洁独立的人物形象。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许由的个性特点,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词中通过对嵩山、少室山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氛围。这些自然景观与许由的人格特质相互映衬,使得整个词的意境更加丰富、饱满。同时,这些自然景观也是作者寄托自己情感的地方,它们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许由祠周围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许由祠周围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溪水潺潺、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在这里生活的人物,无论是农夫、樵夫还是学者、官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劳作、奋发有为,共同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这些场景和人物的活动,既体现了许由祠所在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盛,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最后一句中,作者用“青山好、一尊未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惜之情。这里的“青山”,既是对许由祠周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象征。而“一尊未尽”则表明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整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体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以许由祠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同时,词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哲理和人生感悟,给人以启迪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