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注释】

六么令:唐教坊曲名。此词为道教修炼的颂神之作。

真清真静,便是虎和龙。

真,真实无妄。清,清净无为。真与真相对,指人道。清与清相对,指天道。静与动相对,指地道。真清,指人道、天道与地道都清静无为。

澄澄湛湛,婴儿姹女自升腾。

澄澄,清澈透明貌。湛湛,深湛润泽貌。婴儿,指道家所说的先天一气,即元气。姹女,指道家所说的阴精,即元阴。升腾,上升飞扬。这里指阴阳二气上升于天地之间。

寂默刀圭根本,斋戒换西东。

寂默,寂静无声。刀圭,古时祭祀用的玉器,这里指丹砂、黄芽之类药物。根本,本源。这里指修道的根本。斋戒,古礼规定的一种仪式,以表示对神明的敬畏。西东,这里指东西南北四方。

时中十二,常常觉照,内调神气玉炉功。

十二时中,古代把一日分为十二时,即子、午、卯、酉、亥五时为“正”,其余七时为“余”。觉照,指觉察明察。神气,指精神、气息。玉炉功,指道家修炼的功果。

何须寻枝摘叶,岂论语丹经。

寻枝摘叶,指求索外物。语,读yù,同“愚”。

假馀玄妙,知懒惰亦成空。

假,借字。余,余暇时间。玄妙,指道家所说的微妙奥妙的道理。懒惰,指懈怠懒散。

灭睡忘言除欲,饮膳少丰融。

灭睡,消除睡眠。忘言,忘言忘象,即得道忘言的意思。除欲,除去欲望。饮膳少丰融,饮食稍丰盈流畅。

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念头打破渐幽通。

外系,外驰不守正念。系,拴缚。疏啬,疏远吝啬。人情淡薄,人情淳朴敦厚。念头打破,意谓念头逐渐消解。幽通,深奥通畅。

赏析:

这是一首道教颂神作品,颂扬了天、地、人三清的神圣境界和崇高品德。

上片写天、地、人的清静之境。天清地净人亦清,天地自然和谐统一。“真清真静”一句点出“清”、“静”二字,是作者要颂扬的对象。接着又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澄澄湛湛”,“婴儿姹女”“寂默刀圭根本”。“澄澄湛湛”两句写天地万物浑然一体,阴阳二气相互升降变化,循环不已。“婴儿”两句则写人道、天道与地道都清静无为,“寂默刀圭根本”写修道的根本在寂静无为之中。

下片写修道者应如何做。“时中十二”两句,指出修道者应该时时刻刻保持清醒的意识,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精神、气息。“何须寻枝摘叶”两句,说修道者不应只去寻求外在的东西,而应潜心修炼自己的内在功夫。“灭睡忘言除欲”几句,写修道者应当去除一切欲望,消除一切杂念,使心归于平静。“外系疏啬,人情淡薄”四句,说修道者应避免与人交往应酬,应待人接物淡漠一些,从而让念头逐渐消解。

这首词语言简练质朴,意境高远清新,充分反映了宋代道教修炼者的心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