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从西来,浮云忽中披。
片月耿层空,清气入诗脾。
皎皎万里光,谁言一分亏。
亏者盈之渐,乘除迭相推。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
过满易招损,极盛必有衰。
人事无不然,一笑姑置之。
愿我尊有酒,何喜亦何悲。
颓然就一醉,月落吾不知。
【注释】
八月十四夜对月:指诗人在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时,对着明月。
好风从西来:指秋风自西而来,吹起浮云。
浮云忽中披:忽然间被风吹散。
片月耿层空: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层层的云彩。
清气入诗脾:清凉的月光渗透到人的心里。
皎皎万里光:明亮洁白的月光洒满了万里大地。
谁言一分亏:谁说月亮有缺损?
亏者盈之渐:有缺陷的物体是逐渐由盈而亏的。
乘除迭相推:交替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既圆终复缺,何如未圆时:既然已经圆满了,最终还会再次缺损;为什么不在它还未圆满时就加以珍爱呢?
过满易招损:过度的满足会招致损害。
极盛必有衰:极度兴盛之后必然会走向衰落。
人事无不然:人生万事没有例外。
一笑姑置之:对此一笑置之,不以为意。
尊有酒:酒杯里有美酒。
何喜亦何悲:又有什么可欢喜的呢,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颓然就一醉:颓然地喝个酩酊大醉。
不知:不知觉。
【赏析】
《中秋对月》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前半部分写对月怀人,后半部分则以议论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意境开阔,语言精炼,风格沉郁。
首联两句,描写自然景象,“好风”、“浮云”和“片月”,勾勒出一轮皓月当空的清辉,“好风”从西来,“片月”高悬天空,“浮云”突然散去,“耿耿层空”,一片澄明,把一轮明月写得十分生动。“清气入诗脾”,写出了作者面对如此美景,心旷神怡,诗情勃发。
颔联两句,进一步刻画明月的美好。一轮明月,普照万物,照亮万水千山。“皎皎”二字形容月亮明亮的样子,用得贴切、传神。
颈联两句,抒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亏者盈之渐”,有缺陷的事物是逐渐由盈而亏的;“过满易招损”,过度的满足会招致损害。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
尾联两句,诗人以议论作结,“人事无不然”四字,表明了人生万事没有例外。“一笑置之”,表示诗人超脱世俗,洒脱达观。
全诗前半段写景,后半段写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