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黑兔

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

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

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

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

注释:何年偷舐玄霜鼎,变却蟾宫玉雪姿。何年:何时。偷舐:偷偷舔拭。玄霜:黑色。蟾宫:即月宫。蟾蜍和玉兔都是传说中月亮上的动物,这里暗指诗人的诗作。毛颖未封先试墨,褐衣乍著便披缁。毛颖:笔的尖端。毛颖未封先试墨,意喻诗人写诗如同毛颖沾墨,先于文末留有痕迹,后用笔蘸墨书写。褐衣乍著便披缁,意喻作者的诗篇刚一完成,就立即被涂抹得面目全非。“褐衣”是粗布衣服,“缁”是黑色染料,二者皆为黑色,此处借代诗作的颜色,也暗示诗作刚完成就遭到涂改。移来旸谷乌相对,跃入阴山鬼不知。旸谷、阴山:都是传说中的地名。旸是太阳,阴是月亮,两者相对,形成鲜明的对比。乌:乌鸦。对:相互对峙。鬼不知:指诗人的诗作与乌鸦相互对峙,无人知晓其真实面目。踪迹分明予甚爱,正当秋晓月明时。踪迹:踪迹,指诗作中的线索或痕迹。予:我。甚爱:非常喜爱。正当秋晓月明时:意喻诗作的线索清晰可辨,正如在秋夜月光下的清辉照耀下,诗人对诗作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创作过程的诗作,通过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细节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作品的独特见解。首句“何年偷舐玄霜鼎”,以神话传说中的月宫动物形象比喻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才华;次句“毛颖未封先试墨”,则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勤奋和执着。第三句“褐衣乍著便披缁”,形象地展现了自己的作品刚完成就被涂改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作品完美无缺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踪迹分明予甚爱”,则表达了自己对作品的深深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的创作过程,又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独特的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