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塘分雨百泉流,喜作山房信宿留。
骑马傍门知不厌,坐床索酒合应羞。
生平仲举延徐稚,老去文渊忆少游。
雾豹直疑斑已露,翩翩入谷有鸣驺。
【注释】
顷:不久,一会儿。
溧水:今属江苏南京。归:回来,返回。
登官塘:在今江苏南京南郊。汤汉章:即汤汉卿。义门:指汉卿的家宅,又称义门堂。
一塘分雨百泉流,喜作山房信宿留。
一塘(yí táng)分雨百泉流,喜作山房信宿留。(一塘:指池塘。分:分布。百泉:一百个泉水。流:流动。信宿:多日住宿。)
喜作山房信宿留。
喜欢在这里安下帐篷过夜。
骑马傍门知不厌,坐床索酒合应羞。(傍门:靠近门。)
骑马来到门前,知道不会厌倦。(索酒:请求喝酒。)坐在床上要酒,应该感到害羞。()
生平仲举延徐稚,老去文渊忆少游。(仲举:东汉时人,字元方,南阳人。徐稚:东汉时人,字孺子,会稽上虞人。文渊:指《文选》,晋代陆机编。《文选》是当时重要的文学选集。少游:指谢灵运,南朝宋时著名诗人。)
平生仲举延徐稚,老去文渊忆少游。(我一生敬仰东汉时的徐稚、谢灵运。)
雾豹直疑斑已露,翩翩入谷有鸣驺。(雾豹:比喻隐士。斑:斑点。直:简直。翩翩:形容马行走轻快的样子。入谷:进入山谷。鸣驺:马嘶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诗人对一个隐者的喜爱和仰慕之情,来表达自己渴望归隐的心情。
首句“一塘分雨百泉流”,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诗人用“一塘”和“百泉”两个形象的词语,将池塘和泉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这句诗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如同这百泉之水一样,无波无澜,悠然自得。
第二句“喜作山房信宿留”,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者的深厚情感。他愿意在此留下,与这位隐者共度时光,共享生活的乐趣。这里的“信宿”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这位隐者的深深敬意,也展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风采。第三句“骑马傍门知不厌”,描绘了诗人骑着马,轻轻靠近隐者的家门的情景。这里的“傍门”二字,暗示了诗人对这位隐者的敬重和亲近。而“知不厌”则表明了他对这种亲近的满足和愉悦。第四句“坐床索酒合应羞”,则描绘了诗人坐在床沿,向隐者索要美酒的场景。这里的“索酒”二字,不仅表现出了诗人对这种亲密关系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隐者生活方式的尊重和赞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诗人对一位隐者的欣赏和仰慕之情。诗人通过对这位隐者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