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新绿护茅庐,草细泥松已可锄。
野老但知分社酒,地官宁复进农书。
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馀。
我爱赋归陶令尹,柳边时见小篮舆。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一湾新绿护茅庐”: 描述一片新长出的绿色覆盖在茅屋上,保护着这间简陋的居所。
- “草细泥松已可锄”: 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生长,草地和泥土已经变得松软,可以开始进行耕作。
- “野老但知分社酒”: 描述了乡村老者只知道分配社里的酒水,可能意味着他们生活简单,主要关注社区的和谐与共享。
- “地官宁复进农书”: 表达了对地方官员不关心农民生计的不满,暗示了他们对农业知识的忽视和缺乏。
- “莺花眼界人烟外”: 描绘了一幅远离城市喧嚣、自然美景中的景象,莺鸟和花朵点缀其间。
- “蚕麦生涯谷雨馀”: 描述了农民们在春季末谷雨季节后继续辛勤工作的场景,强调了农事活动的季节性和持续努力。
- “我爱赋归陶令尹”: 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生活方式的赞赏。
- “柳边时见小篮舆”: 描绘了诗人偶尔见到的由村民驾驶的小车,这种场景增添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亲密感。
赏析:
这首《春日田园杂兴》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农村的生活景象。首句通过描绘新绿覆盖茅庐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四句展现了农耕活动的细节:草被翻松,土地得到滋养,人们享受着自然的慷慨赠予,而那些管理地方事务的官员似乎对此毫不在意。诗中的第五至第八句进一步拓展了这种生活的场景,从城市的喧嚣到田野的宁静,再到对自然美的赞美,最后以对陶渊明的怀念结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厚情感。整个诗作不仅记录了春天乡村的美好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