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先受东君知,一晴开遍南北枝。
吴姬持杯劝客醉,已恨赏花三日迟。
主人惜花不惜酒,自摘一枝春在手。
大开笑口问东风,金谷几人曾白首。
【注释】
东君:春神,此处指春天。
吴姬:美女。
自摘一枝春在手:意思是说,他摘下一枝梅花,欣赏这美丽的花朵。
金谷:洛阳名胜,这里代指洛阳城。
【赏析】
这首诗写主人对梅花的喜爱。诗的前四句写梅花开放的情况;后四句写主人赏梅的情趣。全诗语言朴素,风格清新自然。
首句“梅花先受东君知”,以拟人手法描写梅花的早开,暗用杜甫《江碧山寒》“万木冻欲折”诗意,表现了梅花的不畏寒冷,顽强生存的可贵精神。“一晴开遍南北枝”,“晴”,是晴朗天气,“遍”是到处的意思。“南枝”、“北枝”,都是指梅花的枝干,说明梅花不仅盛开于枝头,而且遍布于枝干上下,无一处不显示出它的生机和活力。这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梅花以人的性格,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顽强生存的精神。
第二句“吴姬持杯劝客醉”,以乐景写哀情。梅花盛开,景色宜人,主人却愁眉紧锁,心情不快,因此借酒消愁。第三句“已恨赏花三日迟”,进一步写主人赏花时的心情。“恨”字表明了主人赏花时的苦闷心情。“三日”,是说从开始欣赏梅花到后来赏花时日已经过去三天了,也暗示出作者因忙于其他事务而没有及时赏梅。第四句“主人惜花不惜酒”,点明了主人对梅花的态度。“惜”,是珍惜的意思,说明主人虽然爱花,但更重视的是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愿饮酒伤身。
第五句“自摘一枝春在手”,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使诗歌更加含蓄、委婉。“春在手”,是说梅花虽已盛开,但仍有生命力,它仍然在枝上开放着。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比拟的修辞方法,把梅花比作“春”来写。“大开笑口问东风”,以动写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梅花傲雪凌霜的品质。“东风”,是指春风,因为春风能使梅花开放,所以诗人把梅花当作人来看待,用“笑口”形容梅花开放时的样子。最后一句“金谷几人曾白首”,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难再的感慨。“金谷”,是西晋石崇所建的豪华别墅,位于洛阳东北郊。“白首”,指白发苍苍的人。
【译文】
梅花先接受了春天的恩泽,晴天一过就开遍了南北枝头。
美女拿着酒杯劝客人喝醉,可惜赏花的时间已经推迟了三天。
主人爱惜花胜过爱惜酒,自己摘下一枝梅花,把它放在手中观赏。
高兴地笑着向春风问道:在金谷有多少像我这样的人头发已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