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有亲今老矣,孝子晨昏奉甘旨。
伤哉贫也敢辞劳,百里迢迢亲负米。
后来列鼎坐重裀,积粟万钟不逮亲。
古言周急不继富,为母请粟非无人。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高堂有亲今老矣”:高堂,即高大的房屋,常用来比喻父母或长辈。有亲,即有亲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家中长辈已经年迈。
  • “孝子晨昏奉甘旨”:孝子,指孝顺的儿子。晨昏,指早晚。奉甘旨,意为奉上美味的食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儿子早晚都为长辈奉上美味的食物。
  • “伤哉贫也敢辞劳”:伤哉,感叹词,这里表达悲伤之情。贫也,表示贫穷。敢辞劳,意为敢于承担辛苦。这句话表达了因为贫穷而不敢推脱辛劳的心情。
  • “百里迢迢亲负米”:百里,形容距离远。迢迢,形容遥远。亲负米,即亲自背米。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给长辈送食物,儿子亲自走了很远的路。
  • “后来列鼎坐重裀”:后,表示时间顺序。列鼎,指并列的鼎,古代用来宴请宾客的食器。坐重裀,意为坐在用厚垫子铺成的床上。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富贵人家的豪华生活。
  • “积粟万钟不逮亲”:积粟,指积聚粮食。万钟,是古代容量单位,一钟约等于六斗四升。这句话的意思是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却比不上给父母的供养。
  • “古言周急不继富”:周急,意为帮助别人度过困难。不继富,意为不羡慕别人的财富。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的人讲究的是帮助别人度过困难,而不是追求财富。
  • “为母请粟非无人”:为母,指为母亲。请粟,意为请求粮食。非无人,意为不是没有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请求为母亲提供粮食并非没有可能。

这首诗通过描绘儿子为孝敬父母而不惜长途跋涉送米的画面,反映了古代孝顺的美德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和重视物质享受而忽视亲情的不满。

《题季路负米图》不仅是一首表现孝道与忠诚的诗歌,也是对古代社会风俗的一种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