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陵昔日歌秋风,卷去屋上茅三重。村翁今夜叹秋雨,冲倒檐前墙数堵。
瓦倾栋挠直见天,寒侵素被不得眠。相如家徒四壁立,我比相如尤可怜。
钱唐近报融风起,瓦砾尘埃半城市。霜餐露宿人遑遑,衣食难谋况居止。
呼童向晓收篁芦,补篱织箔聊枝梧。雨飘有限行且止,秋阳馀暖留桑榆。
呜呼居得一日且一日,丈夫安能事一室。
【注释】
秋雨:秋天的雨水。
杜陵: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墓地,在长安城东南。秋风:指秋天的气候,凉爽干燥。
卷去屋上茅三重。村翁今夜叹秋雨,冲倒檐前墙数堵。
茅:茅草。三重:指屋顶上盖了三层。
檐前:屋檐的前面。数堵:几堵,指几块。
瓦倾栋挠直见天。寒侵素被不得眠。
见天:见天,看见天。
相如: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
徒:只,仅。
钱唐:古地名,今浙江杭州。融风起:指秋风劲吹,使天气变冷。融风:指和暖的春风或秋风。
瓦砾尘埃半城市。霜餐露宿人遑遑,衣食难谋况居止。
遑遑:急迫的样子。
篁芦:竹林中的芦苇。
补篱织箔聊枝梧:用竹篱笆修补,用麻绳编成网,暂时栖身在桑榆树上。聊枝梧:暂且栖息在桑榆树上。
行且止:暂且停在这里。
秋阳馀暖留桑榆:秋日温暖阳光留在桑榆树的树荫下。桑榆:古代传说中日落的地方,这里借指傍晚或晚上。
呜呼居得一日且一日,丈夫安能事一室。
呜呼:感叹词。
夫:对男子的尊称。
事:从事或处理某件事。
【译文】
杜陵昔日歌秋风,卷去屋上茅三重。
村翁今夜叹秋雨,冲倒檐前墙数堵。
瓦倾斜栋弯曲直达天,寒冷侵袭着素净的被褥而无法入睡。
相如家徒四壁立,我比相如更可怜。
钱塘近报融风起,瓦砾尘埃半城市。
霜餐露宿的人匆匆忙忙,衣食难以谋生,更谈何谈安居?
呼童向晓收篁芦,补篱织箔聊枝梧。
雨水飘落有限度,我们只能暂且停下来,秋阳的余温还留给桑榆树。
唉!如果住得一天算一天,那么一个男子怎能专心地处理一件事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秋雨的作品,抒发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的忧患之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渴望得到朝廷赏识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