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暴日香欲醉,黄蜂抱香暖欲睡。
老夫邂逅亦欣然,一段先天画前意。
喧喧归雀聒丛篁,夕风欲转明朝霜。
花摇蜂醒我亦觉,斜阳一片秋茫茫。
秋日即事
介绍
。
《秋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秋日即事
落叶纷纷暮雨时,
行人莫问去何之。
山川满目愁无尽,
风雨连天恨不辞。
草色遥看近却低,
江流曲似九回肠。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心境。通过”落叶纷纷”“风雨连天”等意象,展现了秋日萧瑟、凄凉的特点;而”山川满目愁无尽”则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请注意:由于李商隐的作品多为长篇巨制,并且这首《秋日即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因此可能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文学技巧和情感表达,请读者在阅读时注意欣赏其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
秋日即事 黄花暴日香欲醉,黄蜂抱香暖欲睡。 老夫邂逅亦欣然,一段先天画前意。 喧喧归雀聒丛篁,夕风欲转明朝霜。 花摇蜂醒我亦觉,斜阳一片秋茫茫。 注释: 1. 秋日即事:秋天的景色和事物。 2. 黄花暴日香欲醉:指菊花在烈日下盛开,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仿佛让人陶醉。 3. 黄蜂抱香暖欲睡:黄蜂在花间飞舞,仿佛抱着花香而感到温暖,想要入睡。 4. 老夫邂逅亦欣然:作者自喻为“老夫”
诗句翻译: - “鸟声乱昼林,为谁苦驱逼。” - 解释:鸟儿的叫声在白天的树林中混乱地响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苦苦被驱使。 - “虫声乱夜庭,为谁苦劳役。” - 解释:昆虫的声音在夜晚的庭院中混乱地响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苦苦被劳累。 - “嗟哉彼何短,一概无休息。” - 解释:唉!它们(指鸟和虫)的生命多么短暂,全都没有休息的机会。 - “借问此何长?两能忘语默。” - 解释
释义: 门前的秋草已经长高,遮盖了鞋袜,以至于连一个人也没有。偶尔传来稀疏竹叶上滴落的雨声,淡淡的轻烟仿佛隔不断那疏疏的花朵。 注释: 1. 秋草:秋天的草。 2. 没靴(mò ǒu):覆盖。 3. 离离:形容稀疏而细长的样子。 4. 疏竹:稀疏的竹子。 5. 时闻:偶尔听到。 6. 淡淡:形容烟雾、轻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通过写景抒发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人情节物自相关 - 描述人与自然、景物的相互关联。这里的“情”可能指情感、心境,而“物”则指自然界的景象或物品。整句表达出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联系和互动。 - 注释: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相互影响和作用。 2. 强不悲秋亦恐艰 - 表达了即便努力不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仍然害怕秋天带来的艰辛或变化。 - 注释:尽管试图不让情绪受到季节变迁的影响
秋日即事 宿有骚人兴,休教世俗知。 郊墟聊晚眺,风月入秋宜。 愁极惟凭酒,囊空却剩诗。 更长人不睡,灯火可亲时。 注释: 1. 宿有骚人兴:古代诗人常有骚人的情怀,这里的“骚人”指的是古代的诗人。 2. 休教世俗知:不要让别人知道。 3. 郊墟聊晚眺:在郊外的村庄里,我悠闲地眺望着黄昏时分的景象。 4. 风月入秋宜:秋天的风和月色很适宜观赏。 5. 愁极惟凭酒:当我极度忧愁时
【注释】 断雁声:指大雁南飞,秋天到了。断:断绝、中断的意思。 苍苔:青绿色的草,苔藓。 冷淡:心情不热烈,兴趣索然;冷落,冷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以“菊”为题,写秋日即事。首句写秋风萧萧,传来断雁悲啼的声音,雨点淅沥,洒落在大地之上;次句写菊花盛开,颜色鲜艳,却已长满了青绿的草和苔藓;第三句写天气乍寒,虽宜饮酒,但心绪淡然,没有兴致喝酒;最后一句写自己虽然酒性豪放,却无意把盏
【注释】 湘城:指湖南长沙。风物:指风光、景物。向秋新:即新到秋天。兴:兴致。羹莼:用莼菜烹制的汤菜。鲙鳞:切成薄片的鱼,脍是切得很细的肉,鲙是切成很薄的鱼。叶舞霁红枫映寺:雨后的红枫叶子在阳光照耀下翩翩起舞。蓓含霜紫菊迎人:含苞待放的花蕾顶着霜冻绽放迎接人们的到来。瞻望河汉乘槎客:仰望天河中的星辰,像乘着木筏的旅客一样。歌咏仓箱击壤民:边唱边敲着土块的农夫。仓箱:指装米的竹筐。击壤
注释:秋天的景色,芙蓉花尚未完全红透,童子们拦街斗草虫。节物变迁,风景也在改变,故园的心事不言中。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秋天景物和抒发内心感情的诗。首句写芙蓉花的颜色还没有全部变红,用“芙蓉凉浅未全红”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第二句通过童子们在街道上斗草虫的情景,展现了孩子们的欢乐和生机勃勃的氛围。第三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节物变迁、风景变换的感慨,以及心中对于故园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日即事》。以下是诗句的逐行注释: 1. 我辞五羊来,老气凌云浮。 注释:我离开广州,带着一身疲惫和老迈之气回到了家乡。 赏析:诗人表达了离别家乡的感慨,以及回归后的孤独和无奈。 2. 意谓此孽丑,端可一战收。 注释:我认为这些祸害(如盗贼等)是可以被我们一举平定的。 赏析:诗人对家乡的现状感到不满,希望朝廷能够派兵平乱。 3. 秋初抵韶阳,事有大不侔。 注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最后理解诗句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即可。此题要注意“虑”“周”的意思是周全;“椎牛”意思是杀牛,犒赏战士;“吴钩”指代宝剑,泛指武器。 【答案】 译文:遇到事情每千般考虑,事事周到没有遗漏;囤积粮草动辄成山,犒劳将士时杀牛欢宴。将士们意气相加更加振奋,士乐为之奔走效命。此时赖有此等良才
秋日即事(其一) 今日秋色好,天高景不暄。 清飙动林薄,凉意满丘樊。 俗客无因至,幽禽时自言。 露浓金盏侧,香远玉簪繁。 谁办东山妓,空馀北海尊。 莫吟招隐赋,桂树可攀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秋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首联“今日秋色好,天高景不暄。”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美。秋色好,说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天高
注释: 秋日即事 水涨千江雨,林红一夜霜。 秋深鹰力健,风急雁声长。 金井馀阴薄,银床滴露凉。 飘零白羽扇,犹带旧时香。 译文: 秋天的景色 江水上涨,如同千万道暴雨; 树林被染成红色,一夜之间变成了霜地。 随着秋季的深入,鹰儿变得更加有力; 风声急促,大雁的叫声也变得悠长。 井边的余光越来越暗,银色的床榻上滴滴答答地洒满露珠,显得格外清凉。 飘落的羽毛扇子仍然带着那股旧时的香气。 赏析:
【注释】 秋风吹雨冷翛翛:形容秋天天气寒冷。翛翛(xiāo sǎo),寒冷貌。阶下金钱烂漫愁:指落叶堆积满地。 鸿雁不来巢燕去:燕子南去,不回故里。 草虫辛苦独知秋:蟋蟀在深秋时节鸣叫得格外响亮,它知道是深秋了。 【赏析】 这首七绝,写深秋景色。开头两句以秋风、秋雨、落叶来渲染深秋的凄清气氛;中间两句通过鸿雁、燕儿、草虫的活动来刻画深秋的特征;末句点出题目中的“即事”,即眼前景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并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及效果。 (1) 杨柳新栽半出篱。“杨柳”指柳条;“新栽”指刚刚栽下不久的柳树;“出篱”是说柳树枝伸出篱笆外。 (2) 夜深鸟鹊自鹭枝。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夜深”比作“鹭枝”。 (3) 露凉月淡空烟暝。露凉:露水清凉;月淡:夜色朦胧
【注释】 露不寒:没有寒冷的感觉。蟪蛄(huì gōu):一种昆虫,生活在树上,每年春生夏死,以秋分时为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时刻而鸣叫。庆语檐端:庆祝春天的到来。野人便拟开荒径:打算去开垦荒地。剩种忘忧与合欢:剩下些种子,忘记忧愁和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秋日之景,写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九月东风露不寒”,是说秋风已至,天气凉爽,但东风却使露水更显清凉
摇落江皋草满烟,秋光何处不堪怜。 注释:秋天的江边,草木凋零,一片烟雾笼罩,令人感到凄凉。 夜凉银汉低城阙,卧听蛩声似筦弦。 注释:夜深人静的时候,银河显得格外低垂,仿佛触手可及,我躺在床上聆听蟋蟀的声音,它们的声音如同美妙的管弦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声音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
【译文】 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野草都是那么悠长,我的白发如今却已斑白。 树叶随着流水飘向远方,而远山也笼罩在夕阳的忧愁之中。 【注释】 春华秋草:指春夏秋三季的花木,这里泛指四季。 素发多情却满头:指人年老头发白。 落叶自随流水去:比喻岁月流逝。 远山空带夕阳愁:形容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人的孤独、寂寞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李益(746—816),字君虞,陇西姑臧人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点题,尾联抒情。全诗通过“垂杨”和“短墙”的描写,抒发作者重阳节日思乡之情。注意诗句中关键字词的解释和含义。 【答案】 译文:秋雨绵绵垂下修长的杨柳,点点青苔点缀着短墙。不是雁声在天边飞过吗?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注释:“垂垂密雨”意思是:绵绵细如牛毛的秋雨。“亸(duǒ)”是下垂的意思
秋日即事 秋气萧条宋玉悲,西风唯有雁相宜。 秦淮岸上青青草,想见繁霜未落时。 注释: 秋日即事:指在秋天的日子里,触景生情而写下的诗句。 秋气萧条宋玉悲:秋风萧瑟,万物凋零,诗人联想到宋玉在《九辩》中对这种情景的描述,心中感到悲伤。 西风唯有雁相宜:西风吹过,只有大雁最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下飞翔。 秦淮岸上青青草,想见繁霜未落时:秦淮河畔生长着青翠的草,诗人想象着如果此时没有下霜
秋日即事 寒星无数月如钩,槁叶呼风入敝裘。 人世可怜唯有老,镜中憔悴梦中愁。 注释: 寒星无数:寒冷的星星很多。 月如钩:月亮像弯钩一样。 槁叶呼风:干枯的树叶被风吹动。 敝裘(jī):破旧的衣服。 人世可怜:人生可悲。 镜中憔悴:镜子中形容人憔悴。 赏析: 《秋日即事》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现了一个老人在孤独、寂寞中度过晚年生活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 青釭:一种青铜制的灯具。 相看:指夫妻或恋人相见。 堪怜:可哀可怜。 露寒霜重残萤尽:露水寒冷,秋霜重降,萤火虫已尽。 肠断:极度悲伤。 赏析: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写的是在深秋季节的夜晚,诗人与妻子在室内对坐闲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挂壁青釭照不眠”,以青釭灯自比,说明自己彻夜未睡,思念不已;次句“相看到此亦堪怜”,表明妻子也因思夫而失眠,两人相对无言,只有相互安慰
秋日即事 病眼昏昏四顾迷,独行浑似雪中鸡。 花开叶落真成梦,愁听门前过马蹄。 注释: 1. 秋日即事:描述在秋季的景色下所感受到的心情和景象。 2. 病眼:比喻自己的眼睛因为疾病而模糊不清。 3. 昏昏:形容视力不佳,看不清楚东西。 4. 四顾迷:指四处张望却无法辨认方向。 5. 独行:独自行走。 6. 浑似:好像、仿佛。 7. 雪中鸡:在雪地里行走的样子像是一只鸡。这里的“鸡”并不是真正的鸡
槿花数树夕阳时,收拾秋光在短篱。 自紫自红还自碧,只应独有暮蝉知。 译文注释: 槿花数树,太阳落山的时候,槿花的花朵也渐渐凋零了。槿花的颜色是紫色的、红色的还有绿色的,但槿花最吸引我的不是它的色彩,而是它那高矮不一、疏密相间的枝条。槿花虽然只有短短几枝,但它们却能装点着篱笆,把秋天的景色衬托得更美。槿花的花色随季节而变,从早到晚,颜色都不同;槿花的叶色也随季节而变,从春绿到夏深秋黄
解析: 第一句: - 关键词: "星月"、"庭烟" - 注释: 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景象,星空和月亮构成了这个场景的主体。"庭烟"可能意味着在庭院中升起的烟雾,增添了一丝神秘或幽静的氛围。 - 赏析: 这句诗以夜空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使人感到时间仿佛静止了。 第二句: - 关键词: "掩衡门"、"思悄然" - 注释: 诗人通过关闭门户的动作表达了一种隐秘的思考或情感
【注释】 疏:稀疏、细密。鸣檐:雨滴敲打着屋檐发出的声音。月在云,月亮在云中。初歇:刚刚停息。夜将分:夜晚将近了。雁行向城头:大雁成行地飞向城头。砧声隐隐闻:远处传来的捣衣声时隐时现。 译文: 细雨打在屋檐上,月亮在云中明晃晃;马蹄刚刚停下,夜将近了。大雁成队地向城头飞去,远处传来的捣衣声隐隐约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绘了秋日夜晚的景象。诗中的"疏雨","月在云","马蹄"等词语
【注释】 1. 秋日即事:秋天的景色。 2. 江上:指长江边。 3. 高暑未归:高高的暑气还没有散去。 4. 照书犹有数萤飞:灯光下,仍有几个萤火虫在飞舞。 5. 东风可是怜游子:这风难道会怜惜像我这样的游子吗? 6. 不遣看天忆授衣:不让我看天而思念母亲为我缝制的新衣。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诗人以“江上秋高”起头,就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使读者感到此诗是与江上秋色相呼应,从而引起联想
秋日即事 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 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 译文: 秋风萧瑟中,大雁南飞过。我在旅馆里,点着一盏青油灯,独自寂寞地坐着。 我的白发一下子都变白了,如同那秋天的霜雪一般。如今我已是满头白发,还能经受几番秋夜的长眠? 注释: 1. 秋日即事:秋天里发生的一些事情。 2. 北风:指寒冷的北风。 3. 吹雁过:秋风呼啸,雁群掠过天空。 4. 萧萧(xiāo)
秋日即事 风静林塘好,波光一鉴开。 金鱼穿绿藻,翠竹映苍苔。 幽草锄还长,驯禽去复来。 时清公事简,冠盖日徘徊。 译文: 秋风宁静树林和池塘都显得格外美好,清澈的水面映出波纹。 鱼儿在绿色的水草中穿梭,翠竹的影子映照在湿润的泥土上。 幽静的小草依然生长旺盛,训练有素的鸟儿又飞回原地。 此时天气晴朗,公务也变得轻松,官员们纷纷前来游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
注释: 燕山的落日显得凄清而黯淡,鸿雁刚刚离开汉苑向西飞去。不要留恋玉河旁的芳草色彩,秋风在昨天晚上就吹过了沙堤。 赏析: 这首诗写秋日即景。首句写夕阳西下,景色惨淡;二句点出雁南归,更添伤感;三句以反诘语气劝慰主人公不必为离别而伤感;末句写秋风已过,故人不见,令人怅惘。全诗语言朴素,情真意切,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作品
【注释】 秋日即事:秋天里的所见所感。即,就;事,景物。 水净鹭拳沙:清澈的水面上,白鹭在沙滩上相互嬉戏。 天空鹜带霞:天空中,大雁排成人字形飞翔,好像带着彩霞。鹜(wù),雁的另一种叫法,此处借指雁。带,连接。 数声楼外雁,几点树头鸦:楼外传来几声雁叫声;树上有几个乌鸦。 露冷枫飘叶:早晨,树叶上的露珠因霜冻而变冷,飘落下来。 霜轻菊吐花:菊花迎着霜冻开放,散发出淡淡的芬芳。 独怜关外戍
注释 1. 秋日即事:在秋天时所做的事情或所见的景象。 2. 西风萧琴薄窗纱:秋风瑟瑟,如同萧琴的声音穿透薄窗纱。 3. 半角斜阳散绮霞:夕阳的余晖洒在天空中,形成五彩斑斓的绮丽晚霞。 4. 瓦鼎煎茶拾红叶:用瓦鼎煮茶并捡起地上的红色叶子作为茶叶。 5. 瓷瓶添水插黄花:将瓷瓶装满水后插上黄色的花朵,增加水的香气和色彩。 6. 一楼乡梦惊新雁:在高楼中,乡间的梦中被新来的大雁惊扰。 7.
秋光半院夕阳西,散步清樽手自携。 花满栏前人影瘦,雨余山外雁声低。 湘帘风细波初动,曲径苔深路欲迷。 好傍小窗安茉莉,爱他香晚透玻璃。 注释: - 秋光半院夕阳西,散步清樽手自携:秋天的阳光洒满了庭院,夕阳斜挂在西边。我带着一杯清澈的美酒,悠闲地散步。 - 花满栏前人影瘦,雨余山外雁声低:花在栏杆前面盛开着,而人的影子却显得有些消瘦。雨后的山外,大雁的声音低沉而哀伤。 - 湘帘风细波初动
秋日即事 天渺云千里,霞明水一湾。 风声寒落叶,秋气远沈山。 世界狂时小,诗怀醉后闲。 那能苦拘束,短褐信人间。 注释: 1. 天渺云千里:天空广阔无垠,云朵飘荡在千里之外。渺,形容无边无际。 2. 霞明水一湾:晚霞映照在水面上,形成一片明亮的波光。 3. 风声寒落叶:风吹动落叶的声音,带着寒意和凄凉。 4. 秋气远沈山:秋天的气息渐渐消散在远处的群山之中。 5. 世界狂时小
【注释】 小雨新凉荐:荐,通“荐”,指雨后清凉的气息。 闲登江上楼:闲,闲暇;登,登上。江上楼,即在江边楼上,泛指高楼。 远山寒敛夕:收,收敛;夕,傍晚。 古木澹生秋:澹,淡淡的。 水落鱼梁见:鱼梁,一种捕鱼工具;此句谓雨后天晴,水涨时鱼梁露出水中的石孔。 林深鸟梦幽:幽,深远。 一声风笛起:笛声悠扬。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诗。首联点明时间是秋天,交代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次联写登高所见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