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出岫不知归,身落黄尘梦翠微。
本亦无心肤寸事,故山却合自由飞。
偶成二首
介绍
。
《偶成二首》是宋代诗人朱熹创作的一组诗,共两首。
《偶成二首·其一》
青衫玉带笑谈间,万卷群书读尽闲。
欲把一生消得老,只今何处觅儿欢?《偶成二首·其二》
少年无事即为诗,今日何人识此词?
莫道浮生多梦里,人间万事有如棋。
偶成二首
其一
青衫玉带笑谈间,万卷群书读尽闲。
欲把一生消得老,只今何处觅儿欢?
其二
少年无事即为诗,今日何人识此词?
莫道浮生多梦里,人间万事有如棋。
诗歌解析:
- 其一
- 青衫玉带
相关推荐
随风出岫不知归,身落黄尘梦翠微。 本亦无心肤寸事,故山却合自由飞。 注释: 随风出岫不知归,身落黄尘梦翠微。 这是在描述一个人随风飘然而去,不知道要返回何处,身体落入了尘土之中,只能在梦中追寻那青山翠绿的美景。 本亦无心肤寸事,故山却合自由飞。 这两句是在说这个人原本无心于世俗之事,但最终却选择回归自然,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 赏析: 《偶成二首》是清代诗人僧玉的作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重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特别是要明确每句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还要结合诗歌的意象、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感情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寄身在轻尘之中,辜负了南山的笋蕨春光。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自己身世飘零,实际上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弱草”指飘浮不定的野草。“轻尘”指随风飞扬的尘土
诗句解读 偶成二首 “灯影沉沉”:描述夜晚灯光昏暗,给人一种沉静而幽深的感觉。 “夜气清”:强调了夜晚的清新和宁静。 “朔风吹梦度江城”:朔风指的是寒冷的北风,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强烈的意志或者情感。梦度江城,可能是指梦境中穿越了江城,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某种理想的追求。 “觉来知打明钟未”:诗人从梦中醒来,听到打钟的声音,但不确定是否在凌晨时分,这里的“明钟”可能指的是早晨的钟声。
【注释】 乌兔,指日。东西不住天,指日月星辰在不停地运转。鞅掌,形容为官忙碌。堪笑,可耻。烂熳,形容闲适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自嘲诗。诗人借自己一生的奔波,讽刺那些身居高位却无所作为的人。全诗采用对偶的形式,一气呵成。首句“乌兔东西不住天”,比喻自己的奔走无定,而日月星辰则永恒地运行着。第二句“平生奔走亦茫然”,感叹自己一生奔波忙碌,却一事无成,心中茫然。第三句“向来鞅掌真堪笑”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写的,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人生的理解。 1. 渐老偏谙世上情 - "渐老"指的是诗人年纪渐增,"谙"则是了解的意思,"世上情"则是指世间的情感。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对世间的人情冷暖有了更深的理解。 2. 已知吾事独难行 - "知"是知道的意思,"吾事"指的是诗人的事情,"独难行"则表示独自面对困难。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明白自己的事务艰难,难以进行。 3
解析及译文 诗句解释: 1. “怀抱难开醉易醒” -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难以打开心扉去面对现实或情感上的困境,而一旦陷入酒醉之中,很快就能恢复清醒。 2. “晓歌悲壮动秋城” - 早晨唱歌时所表达的悲伤感情震撼了整个秋天的城镇,可能暗示诗歌内容深沉且带有强烈的情感。 3. “年光断送朱颜去” - 年华老去带走了青春的容光,这里的“朱颜”指的是年轻时的容颜。 4. “世事栽培白发生” -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写松树枝条的阴晴变化来比喻人世的荣辱盛衰。 一番瘦笋羽林枪(第一句) 【注释】:一番,指一天之中或一年之内;瘦笋,指竹笋;羽林枪,形容松枝挺拨如枪。 【赏析】:开头两句写松树枝条的风姿。“一番”即一日内或一年的某一段日子中。诗人用“一番瘦笋”作比,形象地描绘出松树在一天之内或一年的某一段时间中,其枝干显得格外的瘦长挺拔。“羽林枪”,这里用来形容松枝挺拔如枪。
偶成二首 蟹汤兔盏斗旗枪,风雨山中枕簟凉。 学道穷年何所得,只工扫地与焚香。 注释: 蟹汤:用蟹肉煮的汤。 兔盏:用兔肉制作的小酒杯。斗旗枪:指战场上的武器。风雨:形容天气恶劣。山中:在山中居住。枕簟(zhuī diàn):枕头和垫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状态的诗篇。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的生活情景。虽然环境艰苦,但诗人却能以平常心对待,专注于日常琐事,如扫地
偶成二首 【注释】 1. 鸟啼宫直散,归舍日犹长。 - 注释:鸟儿在宫禁之地自由自在地啼叫;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时间还相当长。 - 赏析: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黄昏景象,通过“鸟啼”与“归舍”两个场景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2. 暗树残春绿,回风欲雨凉。 - 注释:树木在春天依然保持其绿色;忽然一阵微风吹来,让人感觉即将下雨。 - 赏析:此句运用生动的视觉和触觉描写
【注释】 偶成二首:即“闲情偶寄”之“二首”,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长安:今西安。 绿遍长安树,春归空隔年:长安城到处都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柳树,春天已经回来了,可是自己却还像隔了一年一样。 愁多落花地,情远倚楼天:花儿落得满地都是,我独自在楼上凭栏怅望,心情远远地飘荡在天地之外。 河汉昆仑外,苍龙北极天:银河横贯于昆仑山之西,巨龙盘绕着北天极。 老知玄有味,羞更赋神仙:“老了,懂得了玄妙之味
【注释】 龙孙:指龙种。新引,刚引出来。解苞:花骨朵儿刚刚展开。篱根抽笋:竹笋长在竹根的周围。梢梢:形容竹笋长得高而嫩。莓苔:苔藓。蜗缘壁(wō yuán bì):蜗牛爬行在墙壁上。杨柳叶深:柳树枝叶茂盛。莺有巢:黄莺筑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巧妙的笔法,把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生动,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首句“新引龙孙欲解苞”
【注释】 乍晴:忽然天气晴朗。幽步:在静寂无人的小路散步,幽闲、寂静。踏:踩。 斜阳: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潦(liào):积水,这里指积水形成的水洼。 小堑(qiàn):小水沟。 催:催促、催促。 芳草:指青草,这里泛指花草。空墙:指长满野草的墙。 【赏析】 《偶成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组七绝诗。全诗描绘了诗人雨后漫步郊野,看到残潦积水和曲径荒废,风中落花填平小沟
【注释】: 我:我,自称。生:在。诗酒弄林泉:指诗人以诗酒自娱。弄:玩赏、娱乐。林泉:山林水泽。紫诏:皇帝的诏书,这里指帝王的任命。三呼:三次呼唤。出洞天:进入仙境。高视尘寰:目光远大,超越世俗。蚊睫:蚊子的翅膀;比喻眼光短浅。看时辈:看待同辈之人。耸鸢肩:像鸢鸟一样向上高飞。鸢肩:形容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山间已袖婴鳞手:在山中已经用衣袖擦干了身上的鱼鳞。婴:擦拭。鳞手:鱼的鳞片
解析: 偶成二首: 注释1: “偶成”意味着偶然写成的诗,通常表示作者在不经意间创作的诗歌。 译文: 这两首诗是随机写成的,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哲理的探讨。 数椽茅屋傍山隈,野草如云径不开。 注释2: “数椽”(shù chuán)指的是简陋的几根椽子,形容小屋的简陋。“山隈”(yē wēi)是山边的意思。 译文: 简陋的几根椽子搭建的小屋靠近山边,四周被荒草覆盖,小路无法通行。
武陵溪水碧湾湾,窈窕幽期不可攀。 戴胜桑间飞自得,王雎洲上语相关。 歌成桃叶临流和,采得蘋花带月还。 见说荔支浆已熟,不分涓滴到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武陵溪水碧湾湾”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场景中。这里的“武陵溪水”不仅代表了地理位置,也象征着清澈
南州五月尚兼衣 白苎窗间未脱机 青李来禽书不至 荔支卢橘赋多违 水晶帘箔围晴昼 艾纳垆熏逗夕霏 为问上都城里客 菖蒲花发几时归 赏析: 这首诗是邓肃的《偶成二首》之一。诗人以苍白色的石头和清澈的溪水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南州五月尚兼衣”描写了南方五月的气候特点。这里的“兼衣”指的是在炎热的天气里穿着多种衣物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的内容来分析。如“中庆堂前日欲西,干戈未息思依依”中的“中庆堂”,是唐朝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日欲西”,表明作者已经离开朝廷,准备回家。这两句的意思是:在中庆堂里,太阳快要落山了。“干戈未息”,是指战争还没有平息。作者想回家,是因为国家还没有恢复太平,战争还在继续。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尚未安宁的忧虑之情。 【答案】 指唐玄宗所建
【注释】 寸心长共白云驰:一寸之心,常与白云一起奔驰。 时绕苍龙阙角飞:时而在皇宫的屋檐下飞翔。 中原北望几时归?中原:指中原地区。指在北方。 天心劫运应难测:天道的心意和人间的运数难以猜测。 坎止流行随所遇:坎(水)止而流行,随着所遇到的情况而变化。 商颜芝草及春肥:商山的芝草到了春天长得又绿又肥。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忧国伤时的抒情诗。首联以白云自比,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注释: 雪白色的马,在西蕃的土地上奔跑;它来到河边,低头看着自己的影子,嘶叫起来。 好像嫌金络太重,用蹄子踢碎了落花泥。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一匹骏马的形象。前两句描绘了骏马在雪白的西蕃土地上奔跑,低头看影子,又嘶叫起来。后两句描写了骏马的动态,好像嫌着金络太重,用蹄子踢碎了落花泥。这首诗通过骏马的动作、神态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
舞女花前过,轻如小燕飞。“教坊新结束,翠羽织春衣。” 这两句描绘了舞女在花前轻快地走过,如同燕子般轻盈。而她所穿的春衣,是用翠羽编织而成,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舞女的美丽与灵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舞蹈的魅力,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通过对偶句的形式,诗人巧妙地将舞蹈的动作与自然景象相结合
诗句解释: 1. 世间极乐唯无事 - 这句表达了一种理想状态,即在世间寻求真正的快乐和宁静。"极乐"指的是极高的幸福或快乐境界;"无"是表示没有烦恼和纷扰;"无事"则是指没有杂事和忧虑。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在世间没有任何事情困扰时,人们才能真正体验到那种至高的快乐。 2. 高坐焚香日几时 - 这里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焚香沉思的场景。"高坐"通常意味着坐在一个较高的地方
【解析】 “偶成二首”的题意是作者在闲暇之余,即兴所做。 【译文】 我的身体瘦弱不堪,但精神却十分清闲。早晨起床后,我就去花园里浇灌菜蔬,让家里的仆人侍候;白天无事的时候,我就临帖写字,写官奴的字,消遣时光。 美好的景色随时都有,我年纪大了,心情舒畅,自得其乐。就喝上一杯花下美酒,便大醉不须扶着。 【赏析】 这是一组表现诗人晚年生活情趣的诗作。前两首写自己病体虽瘦骨嶙峋,但心境却是宁静清闲
【解析】 此首诗是作者在贬谪惠州期间写的。前四句写自己闲适的生活和心情,后四句则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平生但乐迂疏趣”一句,表明了诗人的志趣;“那得工夫计较愁”两句,说明自己胸襟坦荡,无欲无求,自然不会因琐事而忧愁。第三联“有酒便宜同客饮,无才何必为身谋”两句,表达了自己与友人饮酒作乐、自娱自乐的惬意生活;第四联“推窗玩《易》风生树,扫石焚香月满楼”两句
寒日下高木,照见女几山。 豺虎声相闻,何人当九关。 注释与赏析: 1. 寒日下高木 - 寒日:指寒冷的阳光。 - 高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 - 照见女几山 - 女几山:具体的地名不详,但暗示其地理位置或自然特征。 - 照见:阳光照射到某物上,此处指太阳光线照亮了女几山。 2. 豺虎声相闻 - 豺虎:豺和虎,均为猛兽,这里泛指山林中的野生动物。 - 声相闻:声音相互传递
【注释】䗂蝓:蚯蚓 未已:尚未停止 攻破:穿透 食气翁:指有学问的人 抱膝长啸:形容人独自感慨,抒发悲情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对那些有学问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哀怜。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理解和关爱。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偶成二首 江头春水生,江上春水长。 十日不出门,鱼苗大如掌。 译文: 江边春天来了,江上的春水也涨起来了。 十天没走出家门,鱼塘里的鱼苗已经长得很大了。 注释: 1. 偶:偶然,指某事没有预料到。 2. 生:生长。 3. 长:增长、扩展。 4. 十日:十天。古代以干支纪月,这里的“十日”指的是十天前。 5. 出门:出外散步或活动。 6. 鱼苗:鱼的幼体,这里特指池塘里的小鱼。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科头”意为:头发散乱。“燕衔花片来,知是春归去”意思是:燕子衔来了春天的花瓣,我知道春天要回去了。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 偶成二首 科头不出门,岁月已忘记。 燕衔花片来,知是春归去。 译文 我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而不去理发,不知不觉间已经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燕子衔来春天的花片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注意根据注释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 译文: 我并不是喜爱山水的,历来任凭我自己真。 对待松树傲慢无礼,却可以没有过错;对待顽石呵斥责骂,也不会生气。 歌声随心情长短而唱响,疲倦时任凭自己舒展或紧缩。 回想着尘世中,人们被束缚着真是可怜。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人在这首诗里表现了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并抒发了对官场生涯厌倦的情绪。全诗以“爱”字统摄全篇
【注释】 好恶非他事,寻思可奈何:好恶,喜好与厌恶。非他事,不是别的事。这两句意思是说,我喜好什么,厌恶什么,都不是其他的事情,是我自己决定的。寻思,思考、思索、考虑。可奈何,无可奈何。 地低停雪厚,树密惹风多:地面低下,积雪就厚,树木密集,风吹起来就多。 来日谁堪虑,今宵我且过:明天谁会担心呢?今天晚上我暂且过去。 莫为长久策,仰面尽高歌:不要为长远的计划发愁,要昂首挺胸地唱起歌来。 【赏析】
【解析】 1.偶成二首:是诗人在偶然之间写成的两首诗。“偶”指偶然、无意,“成”指完成、写成。 2.乌啼不为人:乌啼,即乌鸦叫。乌啼不为人,指乌鸦叫声不是为人们所喜爱听的。声声催速老:乌鸦叫声不停地催促人衰老。 3.雪飞不为人:雪飞舞时,不是为了人来观赏的。点点伤怀抱:雪花飘落,却像是有感情地伤害着人的心怀。 4.总予自心伤:总是让我内心感到忧伤。遇物无一好:遇到的事物没有一个是好的。 【答案】
【注释】 有山岂无石:有,表示存在的意思。 厌:同“餍”,指满足。 嵯峨:山峦重叠的样子,形容山高峻。 见:看见。 所见亦由人:所见,指山水的景致和形态。 亦由人,指山水之美也是人为造成的。 本:本来。 无他:没有其他的东西。 【赏析】 这是一首哲理诗,以议论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独特看法。 首句“有山岂无石”表明了有山就有石头,有石就有山,说明山是石头组成的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意境。让我们逐句解读: 偶成二首 几家篱落不成村,寂寞故园深锁春。 骤雨滴醒蝴蝶梦,迅雷震破杜鹃魂。 渡江泥马无神品,埋棘铜驼有泪痕。 毕竟愚公胜智叟,移山有子子传孙。 1. 第一家的篱笆没有修整,所以看起来不像一个村庄。 2. 在这个空寂的地方,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寂寞和寒冷。 3. 突然的暴雨使蝴蝶感到惊慌,仿佛被惊醒。 4. 雷电的轰鸣声让杜鹃鸟感到恐惧
【注释】 苍水崖山一例亡:苍水、崖山是南宋的两座名山,分别位于浙江绍兴和江西九江。一例亡,意为一起灭亡。 浩然正气大而刚:浩然正气指崇高的精神或正义的气节。 岁寒始显冰霜节:岁寒指岁末,冰霜节指节气中的立冬,比喻在困难或恶劣环境下显现出高尚品德。 星陨犹争日月光:星陨指流星坠落,日月光比喻光明,表示即使身处黑暗,也要争取光明。 事纵不成名自遂:事情即使没有成功,但自己的志向和愿望也能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