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柔兆执徐,尽阏逢困敦,凡九年。
孝安皇帝元初三年(丙辰,公元一一六年)
春,正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反;二月,遣侍御史任踔督州郡兵讨之。
郡国十地震。
三月,辛亥,日有食之。
夏,四月,京师旱。
五月,武陵蛮反,州郡讨破之。
癸酉,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击零昌于灵州,斩首八百馀级。
越巂徼外夷举种内属。
六月,中郎将任尚遣兵击破先零羌于丁奚城。
秋,七月,武陵蛮复反,州郡讨平之。
九月,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以备羌。
冬,十一月,苍梧、郁林、合浦蛮夷降。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司徒刘恺以为“非所以师表百姓,宣美风俗。”丙戌,初听大臣行三年丧。
癸卯,郡国九地震。
十二月,丁巳,任尚遣兵击零昌于北地,杀其妻子,烧其庐落,斩首七百馀级。
孝安皇帝元初四年(丁巳,公元一一七年)
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乙卯,赦天下。
壬戌,武库灾。
任尚遣当阗种羌榆鬼等刺杀杜季贡,封榆鬼为破羌侯。
司空袁敞,廉劲不阿权贵,失邓氏旨。尚书郎张俊有私书与敞子俊,怨家封上之。夏,四月,戊申,敞坐策免,自杀;俊等下狱当死。俊上书自讼;临刑,太后诏以减死论。
己巳,辽西鲜卑连休等入寇,郡兵与乌桓大人于秩居等共击,大破之,斩首千三百级。
六月,戊辰,三郡雨雹。
尹就坐不能定益州,征抵罪;以益州刺史张乔领其军屯,招诱叛羌,稍稍降散。
秋,七月,京师及郡国十雨水。
九月,护羌校尉任尚复募效功种羌号封刺杀零昌;封号封为羌王。
冬,十一月,己卯,彭城靖王恭薨。
越巂夷以郡县赋敛烦数,十二月,大牛种封离等反,杀遂久令。
甲子,任尚与骑都尉马贤共击先零羌狼莫,追至北地,相持六十馀日,战于富平河上,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狼莫逃去。于是西河虔人种羌万人诣邓遵降,陇右平。
是岁,郡国十三地震。
孝安皇帝元初五年(戊午,公元一一八年)
春,三月,京师及郡国五旱。
夏,六月,高句骊与濊貊寇玄菟。
永昌、益州、蜀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介绍
《资治通鉴·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是一本由司马光编纂的历史文献。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光主编。全书起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止于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以政治改革、战争胜败和历史人物作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深刻的历史分析,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中国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诗句: 起柔兆执徐,尽阏逢困敦,凡九年。 译文: 从柔兆执徐开始到阏逢困敦结束,共九年。 注释: 1. 柔兆执徐:古代干支纪年法中,“柔兆”指的是地支中的“牛”,而“执徐”是地支中的“鸡”。这两个地支组合在一起,代表的是冬季的最后一个十天,即冬季的最后一个月。 2. 阏逢困敦:同样地,“阏逢”是地支中的“兔”,“困敦”是地支中的“猪”
诗句: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译文:春季二月初一,日食发生。 注释:乙巳是农历正月的第一天,也就是春节。朔指的是农历每月的初一,也就是一个月的开始。日食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可能会遮挡住阳光,使得地球上的某些地区暂时失去阳光的照射,从而造成日食。 赏析:此诗通过记录日食这一古代重大天象事件,展现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诗人以简洁的文字
资治通鉴·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甲子,任尚与骑都尉马贤共击先零羌狼莫,追至北地,相持六十馀日,战于富平河上,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狼莫逃去。于是西河虔人种羌万人诣邓遵降,陇右平。 是岁,郡国十三地震。 孝安皇帝元初五年(戊午,公元118年) 春,三月,京师及郡国五旱。 夏,六月,高句骊与濊貊寇玄菟。 永昌、益州、蜀郡夷皆叛应封离,众至十馀万,破坏二十馀县,杀长吏,焚掠百姓,骸骨委积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是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为止,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卷五十·汉纪四十二 是岁,郡国十四地震。 太后弟悝、阊皆卒,封悝子广宗为叶侯,阊子忠为西华侯。 孝安皇帝元初六年(己未,公元一一九年) 春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豫章有芝草生,太守刘祗欲上之,以问郡人唐檀,檀曰:“方今外戚豪盛,君道微弱,斯岂嘉瑞乎!”祗乃止。益州刺史张乔遣从事杨竦将兵至楪榆,击封离等,大破之,斩首三万馀级,获生口千五百人。封离等惶怖,斩其同谋渠帅,诣竦乞降。竦厚加慰纳,其馀三十六种皆来降附。 初,西域诸国既绝于汉,北匈奴复以兵威役属之,与共为边寇。敦煌太守曹宗患之
【译文】 春季,三月,丁酉,济北王刘寿去世。 北匈奴率车师后王的军队就杀死了车师后部司马和敦煌长史索班等人,然后攻击赶走了其前王,夺取了北道。鄯善国被逼迫得非常紧急,向曹宗求救,于是曹宗请求派出五千人的军队攻打匈奴,以报索班的耻辱,并再次攻取西域。公卿大臣们大多认为应该关闭玉门关,断绝西域。太后听到军司马班勇有父亲的风范,召他到朝堂询问。班勇上奏说:“从前孝武帝担心匈奴的强大,于是就开通了西域
诗句: - “昔永平之末,始通西域,初遣申郎将居敦煌,后置副校于车师,既为胡虏节度,又禁汉人不得有所侵扰。” 译文: - 汉朝在永平时末期开始与西域进行接触,起初派遣申郎将驻守于敦煌,后来又在车师设置了副校官。这些措施不仅限制了匈奴对汉朝的控制,还禁止汉人侵犯西域,使得外夷心向汉朝,使匈奴感到畏惧。如今鄯善王尤还,是汉人的外孙,如果匈奴得志,尤还会被杀。即使他们如同野兽一般,也知道躲避危险
《资治通鉴》·卷五十·汉纪四十二 夏,四月,丙寅,立皇子保为太子,改元,赦天下。 己巳,绍封陈敬王子崇为陈王,济北惠王子苌为乐成王,河间孝王子翼为平原王。 六月,护羌校尉马贤将万人讨沈氐羌于张掖,破之,斩首千八百级,获生口千馀人,馀虏悉降。时当煎种大豪饥五等,以贤兵在张掖,乃乘虚寇金城,贤还军追之出塞,斩首数千级而还。烧当、烧何种闻贤军还,复寇张掖,杀长吏。 秋,七月,乙酉朔,日有食之。 冬
{诗句: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资治通鉴》中的这首诗,通过描述太后的侄子越骑校尉康和护羌校尉马贤的事迹,展示了东汉晚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混乱
戊申,朝廷追尊清河孝王为孝德皇,他的生母左氏被封为孝德后,他祖父母的宋贵人被封为敬隐后。 当初,长乐太仆蔡伦因窦后的暗示而诬陷了宋贵人。皇帝命令他将宋贵人送到延尉去自首接受惩罚。后来,蔡伦服毒自杀。 夏,四月,高句丽又联合鲜卑入侵辽东。蔡讽在追击敌人时战死。他的功曹掾龙端和兵马掾公孙酺也为了保护蔡讽而牺牲。 丁巳,朝廷将皇上的嫡母耿姬封为甘陵大贵人。 甲子,乐成王因为骄奢淫逸
资治通鉴·卷五十·汉纪四十二 从初至终的感悟与启示 1. 故事概述 - 薛包早年行为端正,后因家变经历磨难 - 分家事件引发冲突,最终以和解告终 - 父母亡故后,弟子寻求财产分配 2. 人物分析 - 薛包性格坚韧,面对逆境仍坚守原则 - 弟子缺乏道德观念,多次破坏财产 - 邓太后干预政局,引发宫廷内斗 3. 社会影响 - 家族纷争影响社会秩序和稳定 - 皇帝决策对朝政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
【译文】: 邓皇后的立为皇后,太尉张禹、司徒徐防和司空陈宠商议追封后父训的爵位,但陈宠认为先人没有奏请过,争论不休,几天都未能说服。后来在邓皇后的追加封号谥号之后,张禹和徐防又约请陈宠的儿子奉礼去拜见虎贲中郎将邓骘,但陈宠不同意,所以陈宠的儿子忠在邓氏家族中不得志。邓骘等人失败后,忠担任尚书,多次上疏诬陷邓骘的罪行。大司农京兆朱宠痛惜邓骘无罪而遭祸害,于是脱去上衣露出肉,扛着棺材上疏说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皇帝因为耿贵人的兄弟牟平侯宝监督羽林左军的军车骑队,封宋杨的儿子们都为列侯,宋氏为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吏十多个;阎皇后兄弟显、景、耀,分别为卿、校,掌管禁军。因此内宫的宠幸开始盛行。 皇帝因为江京曾经在邸舍迎接他,认为江京立了功,封都乡侯,封李闰为雍乡侯,李闰和江京同时升为中常侍,江京兼任大长秋,与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及王圣
诗句:秋,七月,己卿,改元,赦天下。 壬寅,太尉马英薨。 译文:秋季,七月初一,宣布改年号,赦免天下。壬寅日,太尉马英逝世。 注释:改年号通常指更改皇帝的年号,以示新年的开始;赦免天下则意味着全国范围内免除罪犯的刑罚。 赏析:此段反映了朝廷在政治和军事上的调整,通过改年号来展示新年的到来,同时实施大规模的赦免以缓和紧张局势。 诗句:烧当羌忍良等,以麻奴兄弟本烧当世嫡,而校尉马贤抚恤不至
1. 译文:孝文帝皇帝制定礼仪制度,光武帝皇帝断绝告慰安宁的典制,留下榜样万世,确实不可更改,应恢复断绝大臣行三年丧的制度。尚书令王祋讽等人建议说:“孝文皇帝定约礼之制,光武皇帝绝告宁之典,贻则万世,诚不可改,宜复断大臣行三年丧。”尚书陈忠上疏曰:“高祖受命,萧何创制,大臣有宁告之科,合于致忧之义。建武之初,新承大乱,凡诸国政,多趣简易,大臣既不得告宁而群司营禄念私,鲜循三年之丧以报顾复之恩者
以下是对《资治通鉴 · 卷五十》中关于高句骊王宫事件的相关诗句的逐词释义与赏析: 1. 译文与注释: - 原文: December, high Goryeo (高句丽) king Gongjun led thousands of horse and Koreans in a cavalry raid on the capital city of Hulae, destroying it.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癸巳,司空陈褒免。五月,庚戌,宗正彭城刘授为司空。 己巳,封河间孝王子德为安平王,嗣乐成靖王后。 六月,郡国蝗。 秋,七月,癸卯,京师及郡国十三地震。 高句骊王遂成还汉生口,诣玄菟降,其后濊貊率服,东垂少事。 虔人羌与上郡胡反,度辽将军耿夔击破之。八月,阳陵园寝火。 九月,甲戌,郡国二十七地震。 鲜卑既累杀郡守,胆气转盛,控弦数万骑,冬,十月,复寇雁门、定襄
资治通鉴·卷五十·汉纪四十二 汝南太守山阳王龚,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以袁阆为功曹,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宪虽不屈,蕃遂就吏。阆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蕃性气高明,龚皆礼之,由是群士莫不归心。 宪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辣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
资治通鉴·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范晔论黄宪言风旨,无所传闻;然士君子见之者,靡不服深远,去玭吝,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余曾祖穆侯以为:“宪,隤然其处顺,渊乎其似道,浅深莫臻其分,清浊未议其方,若及门于孔氏,其殆庶乎!” 孝安皇帝延光二年(癸亥,公元一二三年) 春,正月,旄牛夷反,益州刺史张乔击破之。 夏,四月,戊子,爵乳母王圣为野王君。 北匈奴连与车师入寇河西,议者欲复闭玉门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秋,七月,丹杨山崩。 九月,郡国五雨水。 冬,十月,辛未,太尉刘恺罢;甲戌,以司徒杨震为太尉,光禄勋东莱刘熹为司徒。大鸿胪耿宝自候震,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曰:“李常侍国家所重,欲令公辟其兄;宝唯传上意耳。”震曰:“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宝大恨而去。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由是震益见怨。 译文: 秋,七月
《资治通鉴》中记载:“鲜卑其至鞬自将万馀骑攻南匈奴于曼柏,薁鞬日逐王战死,杀千馀人。”。此句出自《资治通鉴》,描述了东汉时期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即鲜卑族的首领其至鞬率领一万多名骑兵进攻南匈奴,在曼柏之战中杀死了南匈奴的日逐王,并俘虏了千余人。 此句反映了当时中国北方的民族关系紧张和冲突频发。鲜卑因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被东汉政府重视,他们与南匈奴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此次军事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资治通鉴·卷五十·汉纪四十二 初,樊丰、周广、谢恽等见杨震连谏不从,无所顾忌,遂诈作诏书,调发司农钱谷、大匠见徒材木,各起家舍、园池、庐观,役费无数。震复上疏曰:“臣备台辅,不能调和阴阳,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师地动,其日戊辰;三者皆土,位在中宫,此中臣、近官持权用事之象也。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宁,躬身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拄而已。而亲近幸臣,未崇断金,骄溢逾法,多请徒士,盛修第舍,卖弄威福
诗句赏析 探索诗歌中的历史与现实 1. 诗作背景 - 时间与地点 - 作者与历史关系 - 社会历史背景影响 2. 诗句原文 - 诗句内容详细摘录 - 诗句中典故与象征 - 诗句结构分析 3. 诗意解读 - 诗句情感表达解析 - 诗人意象与寓意 - 诗句与时代精神关联 4. 艺术特色 - 修辞手法运用 - 诗歌节奏与韵律分析 - 意象与象征意义 5. 文化价值 - 诗句在文学史上地位 -
资治通鉴 · 卷五十 · 汉纪四十二 陇西郡始还狄道。 译文:陇西郡开始返回狄道。 注释:陇西,古地区名,今甘肃省东部及陕西省西部一带。狄道县,古县名,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陇西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陇西郡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西部一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这也是汉武帝时期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