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老董说到此处,老残问道:“那不成就把这人家爷儿三个都站死了吗?”老董道:“可不是呢!那吴举人到府衙门请见的时候,他女儿——于学礼的媳妇——也跟到衙门口,借了延生堂的药铺里坐下,打听消息。听说府里大人不见他父亲,已到衙门里头求师爷去了,吴氏便知事体不好,立刻叫人把三班头儿请来。
“那头儿姓陈,名仁美,是曹州府著名的能吏。吴氏将他请来,把被屈的情形告诉了一遍,央他从中设法。陈仁美听了,把头连摇几摇,说:‘这是强盗报仇,做的圈套。你们家又有上夜的,又有保家的,怎么就让强盗把赃物送到家中屋子里还不知道?也算得个特等马糊了!’吴氏就从手上抹下一副金蜀子,递给陈头,说:‘无论怎样,总要头儿费心!但能救得三人性命,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不怕将田地房产卖尽,咱一家子要饭吃去都使得。’陈头儿道:‘我去替少奶奶设法,做得成也别欢喜,做不成也别埋怨,俺有多少力量用多少力量就是了。这早晚,他爷儿三个恐怕要到了,大人已是坐在堂上等着呢。我赶快替少奶奶打点去。’
“说罢告辞。回到班房,把金镯子望堂中桌上一搁,开口道:‘诸位兄弟叔伯们,今儿于家这案明是冤枉,诸位有甚么法子,大家帮凑想想。如能救得他们三人性命,一则是件好事,二则大家也可沾润几两银子。谁能想出妙计,这副镯就是谁的。’大家答道:‘那有一准的法子呢!只好相机行亭,做到那里说那里话罢。’说过,各人先去通知已站在堂上的伙计们留神方便。
“这时于家父子三个已到堂上。玉大人叫把他们站起来。就有几个差人横拖倒拽,将他三人拉下堂去。这边值日头儿就走到公案面前,跪了一条腿,回道:‘禀大人的话:今日站笼没有空子,请大人示下。’那玉大人一听,怒道:‘胡说!我这两天记得没有站甚么人,怎会没有空子呢?”值日差回道:‘只有十二架站笼,三天已满。请大人查簿子看。’大人一查簿子,用手在簿子上点着说:‘一,二,三:昨儿是三个。一,二,三,四,五:前儿是五个。一,二,三,四
老残游记 · 第五回 · 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残游记》是一部描写清代社会矛盾和官场黑暗的文学作品,通过作者刘鹗的游历见闻,揭露清官误国以及贪官更甚的现象,同时对封建社会的女性命运和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老残游记》由清末文学家刘鹗创作。这部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深入挖掘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冲突。在书中,作者敢于直斥清官(包括所谓的“清官中的酷吏”)误国、害民,具有独特的洞察力,指出清官的昏庸往往超过贪官。
第五回主要讲述了一个烈妇有心殉节而乡人无意逢殃的故事。在这一章节中,吴举人家的儿媳于学礼的媳妇得知家中遭遇不幸后,立即采取行动,求助于陈头,希望他能帮助解救全家人的命运。陈头则认为这是强盗的报仇,并建议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一情节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也揭示了人性中自私与冷漠的一面。
《老残游记》还通过其他章节描绘了很多生动的场景和人物。例如第六回中的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第七回中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的进步立场和政治观点。然而,这些内容与主线故事——即清官误国的揭露相比,就显得较为次要,这也体现了作者在不同议题上的权衡取舍。
《老残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和人文思想的宝贵资料。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至今仍吸引着无数读者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