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 · 第六回 ·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话说店伙说到将他妹夫扯去站了站笼,布匹交金四完案。老残便道:“这事我已明白,自然是捕快做的圈套,你们掌柜的自然应该替他收尸去的。但是,他一个老实人,为什么人要这么害他呢,你掌柜的就没有打听打听吗?”
店伙道:“这事,一被拿,我们就知道了,都是为他嘴快惹下来的乱子。我也是听人家说的:府里南门大街西边小胡同里,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的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他爸爸做些小生意,住了三间草房,一个土墙院子。这闺女有一天在门口站着,碰见了府里马队上什长花胳膊王三,因此王三看他长的体面,不知怎么,胡二巴越的就把他弄上手了。过了些时,活该有事,被他爸爸回来一头碰见,气了个半死,把他闺女着实打了一顿,就把大门锁上,不许女儿出去。不到半个月,那花胳膊王三就编了法子,把他爸爸也算了个强盗,用站笼站死。后来不但他闺女算了王三的媳妇,就连那点小房子也算了王三的产业。
“俺掌柜的妹夫,曾在他家卖过两回布,认得他家,知道这件事情。有一天,在饭店里多吃了两钟酒,就发起疯来,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说怎么样缘故,这些人怎么样没个天理。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说:‘他还是义和团里的小师兄呢。那二郎、关爷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难道就不管管他吗?”他妹夫说:‘可不是呢。听说前些时,他请孙大圣,孙大圣没有到,还是猪八戒老爷下来的。倘若不是因为他昧良心,为什么孙大圣不下来,倒叫猪八戒下来呢?我恐怕他这样坏良心,总有一天碰着大圣不高兴的时候,举起金箍棒来给他一棒。那他就受不住了。’二人谈得高兴,不知早被他们团里朋友,报给王三,把他们两人面貌记得烂熟。没有数个月的工夫,把他妹夫就毁了。张二秃子知道势头不好,仗着他没有家眷,‘天明四十五’,逃往河南归德府去找朋友去了。
“酒也完了,你老睡罢。明天倘若进城,千万说话小心!俺们这里人人都耽着三分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老残游记》是我国清代作家刘鹗(1857—1909)的一部讽刺小说。全书共10卷,以“游历”为线索贯穿全篇,通过主人公老残的经历来反映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

第六回的标题是“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这一回主要描述了老残在旅途中所见所闻,以及他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洞察。

在这一回中,老残目睹了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战乱中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官员贪污腐败,社会风气败坏等等。这些场景都深深触动了老残的内心,使他对人性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这一回中,老残也遇到了一位名叫狐白的老者,两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狐白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隐士,他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批判。他告诉老残,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能够呼风唤雨、左右时局的人,而是那些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改变命运的人。他还告诫老残,要警惕那些表面上看似善良、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的人,因为这些人往往会利用人们的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回的结尾,老残带着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希望离开了这个充满血腥与暴力的地方。他决心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时代,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老残游记》是一部富有深度和广度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社会观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近代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