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掌柜的妹夫,曾在他家卖过两回布,认得他家,知道这件事情。有一天,在饭店里多吃了两钟酒,就发起疯来,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一面吃酒,一面说话,说怎么样缘故,这些人怎么样没个天理。那张二秃子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听得高兴,尽往下问,说:‘他还是义和团里的小师兄呢。那二郎、关爷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难道就不管管他吗?”他妹夫说:‘可不是呢。听说前些时,他请孙大圣,孙大圣没有到,还是猪八戒老爷下来的。倘若不是因为他昧良心,为什么孙大圣不下来,倒叫猪八戒下来呢?我恐怕他这样坏良心,总有一天碰着大圣不高兴的时候,举起金箍棒来给他一棒。那他就受不住了。’二人谈得高兴,不知早被他们团里朋友,报给王三,把他们两人面貌记得烂熟。没有数个月的工夫,把他妹夫就毁了。张二秃子知道势头不好,仗着他没有家眷,‘天明四十五’,逃往河南归德府去找朋友去了。
诗句翻译:
- 俺掌柜的妹夫: 我掌柜的妹夫,即我掌柜的妹妹的丈夫。
- 他家: 指的是某一家。
- 卖过两回布: 曾经做过两次布匹生意。
- 认得他家: 认识那家人。
- 知道这件事情: 知道这家人发生的事情。
- 有一天: 在某个时间点。
- 在饭店里多吃了两钟酒: 在饭店里喝了两杯酒。
- 就发起疯来: 突然发疯。
- 同这北街上的张二秃子: 和北街的一个名叫张二秃子的人在一起。
- 一面吃酒: 一边喝酒。
- 一面说话: 一边说话。
- 怎么样缘故: 什么原因?
- 这些人怎么样没个天理: 这些人怎么没有道德?
- 那张二秃子也是: 那名叫张二秃子的人。
- 也是个不知利害的人: 也是一个不懂轻重的人。
- 听得高兴: 听得很投入。
- 尽往下问: 不停地追问。
- 说:‘他还是义和团里的小师兄呢’: 说他还是一个义和团的小师兄。
- 那二郎、关爷多少正神常附在他身上: 那些神仙(二郎神和关羽)多少常常附在他的身上。
- 难道就不管管他吗?”: 难道就这样不管他吗?
- 他说:‘可不是呢。听说前些时,他请孙大圣,孙大圣没有到,还是猪八戒老爷下来的。’: 他说:“是的,之前他请孙悟空,但孙悟空没来,反而是猪八戒来了。”
- 倘若不是因为他昧良心,为什么孙大圣不下来,倒叫猪八戒下来呢?: 如果不是因为他有私心,那么为什么不让孙悟空来,反而让猪八戒来?
- 我恐怕他这样坏良心,总有一天碰着大圣不高兴的时候,举起金箍棒来给他一棒。: 我担心他将会变得很坏,总有一天孙悟空不高兴,会用金箍棒打他。
- 那他就受不住了。: 那他就会受不了了。
- 二人谈得高兴,不知早被他们团里朋友,报给王三,把他们两人面貌记得烂熟: 他们俩正在高兴地交谈,不知道已经被团里的伙伴们报告给了王三,他们两人的相貌都被记住得非常清楚。
- 没有数个月的工夫,把他妹夫就毁了: 没有多久的时间,就毁了他的姐夫。
- 张二秃子知道势头不好: 张二秃子知道形势不好了。
- 仗着他没有家眷: 因为他没有家庭拖累。
- ‘天明四十五’: 凌晨一点五十分。
- 逃往河南归德府去找朋友去了: 他逃跑去河南的归德府找朋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因为一个成员的行为而陷入困境的故事。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主角与周围人的交流过程,以及他们对事件的观察和反应。诗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他们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人们的信仰观念。此外,诗中的“天明四十五”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性,以及主人公急于逃离的决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生动的对话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刻画,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