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也完了,你老睡罢。明天倘若进城,千万说话小心!俺们这里人人都耽着三分惊险,大意一点儿,站笼就会飞到脖儿梗上来的。”于是站起来,桌上摸了个半截线香,把灯拨了拨,说:“我去拿油壶来添添这灯。”老残说:“不用了,各自睡罢。”两人分手。

到了次日早晨,老残收检行李,叫车夫来搬上车子。店伙送出,再三叮咛:“进了城去,切勿多话。要紧,要紧!”老残笑着答道:“多谢关照。”一面车夫将车子推动,向南大路进发,不过午牌时候,早已到了曹州府城。进了北门,就在府前大街寻了一家客店,找了个厢房住下。跑堂的来问了饭菜。就照样办来吃过了,便到府衙门前来观望观望。看那大门上悬着通红的彩绸,两旁果真有十二个站笼,却都是空的,一个人也没有,心里诧异道:“难道一路传闻都是谎话吗?”踅了一会儿,仍自回到店里。只见上房里有许多戴大帽子的人出入,院子里放了一肩蓝呢大轿,许多轿夫穿了棉祆裤,也戴着大帽子,在那里吃饼;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城武县了。过了许久,见上房里家人喊了一声“伺候”那轿夫便将轿子搭到阶下。前头打红伞的拿了红伞,马棚里牵出了两匹马,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了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从台阶上下来,进了轿子,呼的一声,抬起出门去了。

诗句

老残游记 · 第六回 ·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

译文

我老残的游记 · 第六回 · 万家血流,染成猩红;我们坐下来谈论,辨别真假。

注释

  1. 老残游记:这是一部中国清代小说,作者是清朝作家刘鹗。书中记录了作者在游历途中的经历和见闻。
  2. 第六回:指的是这部小说的第六个章节。
  3. 万家流血顶染猩红:描述了一个场景,家中到处都是血迹,颜色已经染成了猩红色。
  4. 一席谈心辩生狐白:通过谈话来辨别事情的真伪。这里的“生狐白”可能是比喻或象征,可能指代某种虚假的事物或观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紧张而充满危险的气氛。首句“酒也完了,你老睡罢”,反映了人物对当前环境的担忧和对安全的考虑。接下来“进了城去,切勿多话”,则是提醒人物注意言行谨慎,避免成为目标。最后,诗中描述了曹州府城的繁华景象和城内的一些细节,如大门上挂有彩绸、空的站笼等,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话,展现了一个紧张但真实的环境,以及人物在这一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和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