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颇想再望下问,因那人颜色过于凄惨,知道必有一番负屈含冤的苦,不敢说出来的光景,也只好搭汕着去了。走回店去就到本房坐了一刻,看了两页书,见老董事也忙完,就缓缓的走出,找着老董闲话,便将刚才小杂货店里所见光景告诉老董,问他是甚么缘故。老董说:“这人姓王,只有夫妻两个,三十岁上成家。他女人小他头十岁呢。成家后,只生了一个儿子,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这家店里的货,粗笨的,本庄有集的时候买进;那细巧一点子的,都是他这儿子到府城里去贩买。春间,他儿子在府城里,不知怎样,多吃了两杯酒,在人家店门口,就把这玉大人怎样糊涂,怎样好冤枉人,随口瞎说。被玉大人心腹私访的人听见,就把他抓进衙门。大人坐堂,只骂了一句说:‘你这东西谣言惑众,还了得吗!’站起站笼,不到两天就站死了。你老才见的那中年妇人就是这王姓的妻子,他也四十岁外了。夫妻两个只有此子,另外更无别人。你提起玉大人,叫他怎样不伤心呢?”
【诗句】老残颇想再望下问,因那人颜色过于凄惨,知道必有一番负屈含冤的苦,不敢说出来的光景,也只好搭汕着去了。
【译文】老残很想再向下询问一下原因,因为那个人的面色过于凄凉,知道他一定有一段难以言说的冤屈和苦楚,他不敢说出来,只能默默地离开了。
【关键词】
- 老残: 小说中的人物,一位游历四方的医生,对人性和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
- 烈妇:这里指的是王姓女子,她是一位忠贞不渝的女性。
- 负屈含冤:指遭受不公正待遇,心中委屈无处申诉。
- 搭汕:沉默,不言语。
- 老董:故事中的店主,与老残交谈的人。
- 玉大人:指被冤枉的王姓女子的丈夫。
- 私访:暗中调查。
- 心腹私访的人:指暗中跟踪调查的人。
- 站笼:旧时的一种刑罚,类似于现代的电椅。
- 伤心:受到伤害而感到悲痛。
【赏析】
《老残游记》是晚清作家刘鹗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五篇,描写了清末民初社会的各种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烈妇有心殉节 乡人无意逢殃”展现了一个悲愤的故事。王姓女子因被误认为诬陷他人而被官府逮捕,最后不幸身亡,而她的丈夫则因私访而被判处死刑。这个情节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剧命运,以及当时社会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实践。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叙述,刘鹗不仅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也表达了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