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雪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梅雨
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介绍
《梅雨》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者借阴晦的节气抒写心中郁闷。首联写梅雨季节的景象,颔联写柳州之荒凉,颈联写天气景象,一片朦胧晦暗,恰好是诗人此时境遇的象征。尾联写白色的衣服因边城气候变成了黑色,而非京城尘埃所染,言外之意是从此入京无份,政治前途渺茫。
注解
梅雨: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其雨叫梅雨,也叫黄梅雨,
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
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
海雾:海上的雾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意。
江雪:江涛如雪,一作“江云”。北津:北去的渡口。
“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赏析
宋·陈岩肖《庚溪诗话》: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然少陵曰:“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盖唐人以成都为南京,则蜀中梅雨,乃在四月也。及读柳子厚诗曰:“梅实迎时雨,苍茫入晚春。······”此子厚在岭外诗,则南越梅雨又在春末。是知梅雨时候,所至早晚不同。
宋·何汶《竹庄诗话》:此诗不减老杜。
明·施重光《唐诗近体》:末二句活用,所以念帝乡、伤放逐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为推敲体。取其不废典刑,尾联含意不露。周珽曰:苏东坡谓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应物上。韩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时温丽靖深则不及也。今读《梅雨》诗,乃知高古蕴秀不独古体,而五律亦足范世,始信坡老之语不我欺也。
清·黄生《唐诗矩》:尾联寓意格。“楚”,己地;“越”,家所在之地。此二句虽属正意,于题却是开一步。梅雨能坏衣,故七句云翻古语,以寓迁谪之怨,然语意却深。
清·汪森《韩柳诗选》:夜猿、晨鸡,用事极稳贴入情,更能无字不典切,故佳。“素衣”意用古翻新,极典极切,此种可为用古之法。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活用陆士衡语,所以念帝乡,伤放逐也。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翻出恋阙之意。
清·王尧衢《古唐诗合解》:前解因雨起愁,后解有念帝京之意。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末二句点化得妙。
相关推荐
梅雨 梅花盛开迎接着时令的春雨,茫茫大地上正值暮春时节。 愁绪深浓如同楚地猿猴在黑夜里的哀鸣,梦魂中断似越国鸡人破晓时分的啼声。 海雾笼罩南极洲,江面上飘落着暗色的雪花,覆盖着北津的岸边。 素白的衣裳如今已经全部化成了水,不是因为帝京洛阳被尘土所染。 注释: 1. 梅实迎时雨 - 梅花在春天迎来了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复苏。 2. 苍茫值晚春 - 大地呈现出一片苍茫的景象,正值晚春时节
梅雨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译文: 在南京的西边有条小路,四月里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江水浩渺无边,阴云密布的天空中,细雨纷纷而来。 草屋的屋盖因为疏松而容易淋湿,云雾缭绕使得视线变得模糊。 一整天都有蛟龙在水中翻腾嬉戏,它们在岸边和江面上来回穿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京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梅雨天气的特点:天空阴暗,细雨纷纷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浑开又密望中迷,乳燕归迟粉竹低。” - “浑开”可能是指雨势初时并不密集,但随后逐渐变得密集。"望中迷"形容视线被雨雾模糊。 - "乳燕归迟"指的是小燕子因为梅雨天气而归巢较晚,暗示了春意的渐浓。"粉竹"可能指竹叶带有粉色,在雨中显得柔和。 2. “扑地暗来飞野马,舞风斜去散醯鸡。” - "扑地暗来"形容雨水落下时的情景,仿佛有东西从天而降,给人一种神秘感。 -
梅雨 檐下滴答的雨声如同筛豆子一般,持续不断。那被梅雨滋润过的黄色天光,比秋意更浓厚。 虫子在草席上依偎,好像在诉说着什么。鱼儿在水中嬉戏,把荷叶当作了玩具。 雨水将药苗泡在大石瓮里,使得药气渗透到山楼里。傍晚时分,我趁着好天气去钓鱼,学着古人的样子,坐在小船上垂钓
【注释】 小麦青青梅正黄,连山雾雨湿溪乡:小麦青青,梅花已经盛开;连山的雾气迷蒙,雨丝飘洒,湿透了溪边的村庄。 轻丝袅袅摇空界,重滴涓涓响暮廊:轻柔的柳枝在风中摇曳,像细丝一样,随风飘扬;雨水滴落在屋檐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结集郁蒸来海峤,驱排愁恨到禅房:积云聚集成山,带来闷热的天气;驱散了心头的愁绪与愤怒,来到禅房寻求解脱。 寓轩居士心如铁,默坐惟闻茉莉香:住在轩中的居士,意志坚定如铁
梅雨 宇宙冥冥四月时, 小斋吟眺苦低垂。 江城地僻莓苔老, 山径云深草木滋。 密雾蒙蒙笼翠幄, 轻烟冉冉散青丝。 楚宫幽佩劳魂梦, 西望巫阳只自悲。 注释: 1. 宇宙冥冥四月时:形容四月时天地间一片昏暗,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 2. 小斋吟眺苦低垂:在狭小的书房中吟咏眺望,感到心情低落,无法高歌。 3. 江城地僻莓苔老:形容江城的地势偏僻,莓苔生长得茂盛,给人一种岁月悠长的感觉。 4.
梅雨 残雨收还滴,低云去复留。 护雏怜弱燕,唤妇笑鸣鸠。 碓米舂初滑,园蔬摘复抽。 谁知泥没踝,也有客相求。 注释: 1. 残雨收还滴:形容雨后的情景,雨水逐渐消退。 2. 低云去复留:形容天气的变化,低垂的云朵时而消失,时而留下。 3. 护雏怜弱燕:比喻关爱和保护幼小的生命,如小鸟等。 4. 唤妇笑鸣鸠:形容妇女们在田间劳作,欢笑着呼唤着鸣叫的黄鹂鸟。 5. 碓米舂初滑:形容用杵臼磨米
梅雨 沐罢斜簪二寸冠,断云残霭暗江干。 丝丝梅子熟时雨,漠漠楝花开后寒。 剩采芸香辟书蠹,旋舂麦麨续家餐。 日长倦睫惟思闭,茗碗真须抵死宽。 译文: 在雨停后,我洗罢头发,把斜插的簪子取下,只留下二寸长的簪子在头上。远处的断云和残留的薄雾笼罩着江面。 梅子开始成熟的时候,细细的雨丝就像细丝一般落在了地上。而楝花盛开后带来的寒冷似乎也更加明显。 剩下的芸香用来驱赶书籍中的虫蛀
梅雨 连绵不绝的细雨持续了三天。蚯蚓爬上了我的堂屋。湿气使得枯死的篱笆生出菌类,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东边池中的虾蟆在不停地跳跃和嬉戏。野草侵入了花圃,甚至与栏杆一起生长。门前没有车马经过,苔藓的颜色显得格外苍老。屋后是昭亭山,被云雾遮蔽。四周没有来往的人,只好静坐在一张床上。心中平静无波,忘却了外界的纷扰,只是默默地诵读着《黄庭经》。妻子笑我如此闲适,何不自己举杯畅饮。我已经胜过了伯伦的妇人
注释: 无穷云雾湿梅天,终日昏昏只欲眠。 注释: 无尽的云雾湿润了梅天,整日里昏昏沉沉只想睡觉。 髀肉生圆头发白,强寻高处望山川。 注释: 大腿上的肌肉变得圆润,头发也变得花白,但仍然勉强寻找高处眺望山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潮湿的梅雨天气中,整日昏昏欲睡的状态,以及由于岁月流逝而感到的无奈和孤独。首句写梅雨的连绵不绝和阴郁气氛
梅雨润兼旬,暑月不知夏。 译文:梅雨持续了半个月,暑月却感觉不到夏天的气息。 注释:梅雨:一种气候现象,通常出现在夏季,持续时间较长。梅雨润:指的是梅雨的湿润程度。兼旬:连续十几天。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梅雨季的景象,梅雨连绵不断,让人感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而梅雨的湿润又让人感觉不到夏天的气息。这种气候现象在江南地区很常见,尤其是在夏季,梅雨的持续让整个地区都充满了雨水,使得温度降低
梅雨 霢霂雨黄梅,凝云绾不开。 心知养苗稼,眼见长莓苔。 密箧几如渍,崇墉势欲隤。 郁蒸任炎热,谁解酌金罍。 注释: 霢霂(mìsù):小雨,细雨。 霢霂雨黄梅:即“霢霂雨黄梅天”,意思是连绵不断的小雨。 凝云绾不开:凝结的云雾难以散去。 心知养苗稼:虽然知道要照顾农作物,但心中却有些无奈。 眼见长莓苔:看着地上长满了青苔。 密箧(qiè):小箱子,这里指密封的小箱子。 几如渍(zì)
梅雨 江南四月苦风波,细雨天寒奈若何。 梅子之黄如弹子,菘窠其白柰花窠。 注释: ①梅雨:江南地区在农历四月中旬到五月下旬常会遇到持续的阴雨天气,此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梅雨”。 ②苦波澜:意思是说江南四月的风波多,让人感到苦恼。 ③柰若何:柰即梅花,柰花指梅花的花;若何,怎么样的意思。这句诗表达出诗人因江南四月的梅雨天气而感到无可奈何的心情。 ④弹子:一种果实,像弹丸一样大小
【注释】 篱根:篱笆根部,指屋檐。扁舟:小船。衣桁:衣服的带子。老子病馀:作者自谦自称。事事:一切都。薰沉:点燃香料使香气浓郁。瀹(yuè):烹煮。茶瓯(ōu):用来盛茶的器具。 【译文】 每天在屋檐下系着扁舟,水才流过衣服的带子就又流走了。 老病以后什么事都懒得做,只喜欢燃香点烛,煮茶品茗而已。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生活上的一种悠闲、自得的情绪。首句“篱根日日系扁舟”
梅雨 双飞蛱蝶情何厚,百啭仓庚韵可听。 肯为螳螂看黄鹤,忍从燕子乞蜻蜓。 注释: 双飞蛱蝶:指蝴蝶双双飞舞的情景。 百啭仓庚:形容鸟儿婉转的叫声,这里指黄莺的叫声。 肯为螳螂看黄鹤:比喻人不能像黄鹤那样只顾眼前的小利。 忍从燕子乞蜻蜓:比喻人不能像燕子那样去乞求别人,而应自己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蝴蝶、黄莺、螳螂和燕子等生物的描绘
梅雨 繁声不可听,点滴似秋霖。 溪长欲无岸,窗低微复阴。 葛衣凉意重,础石润痕深。 欲出愁泥泞,依依独客心。 注释: 1. 繁声不可听:形容声音繁杂,让人感到难以忍受。 2. 点滴似秋霖:形容雨水像秋天的细雨一样密集。 3. 溪长欲无岸:形容溪流很长,几乎看不到尽头。 4. 窗低微复阴:指窗户较低,被雨水覆盖,显得阴暗。 5. 葛衣凉意重:形容穿着葛布衣服感觉凉爽。 6. 础石润痕深
梅雨 江乡梅熟雨如倾,茅屋低头困郁蒸。 小小闷人人莫厌,解教禾稼勃然兴。 注释: ①梅雨:梅子黄时,阴雨连绵,故称“梅雨”。②江乡:泛指江南一带的乡村。③茅屋:草房。④闷:潮湿,霉湿。⑤厌:讨厌。⑥勃然:蓬勃生长。 赏析: 《梅雨》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的“梅雨”特指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雨水多而连绵不断,使得江边乡村的茅屋都低垂着头,显得闷热潮湿。然而
【注释】 梅实:指梅子。黄:黄色的梅子初熟时是黄色。暮雨:傍晚的细雨。深:浓密。宝刀:指宝剑,比喻锐利、坚韧的东西。锈(xiù):铁锈,泛指锈蚀。镜:古铜镜。昏沉:昏暗。卑湿:低湿,潮湿。身无病:身体没有疾病。自觉能胜百炼金:自己觉得比经过无数次锻打的金子更坚韧。 【赏析】 这首诗写梅子的成熟与落花的情景。首句写梅子初熟时的颜色是黄色的,而到了傍晚的雨中,则颜色变得深浓了
【注释】 (1)梅雨:梅子成熟后,梅雨季节来临,江南地区阴雨连绵。 (2)寒城:寒冷的城池。 (3)眇荒隅:荒凉偏僻的地方。 (4)南枝小春梅:春天里开在南方的小梅花,即早梅。 (5)云阴冒霏霏:乌云遮天,细雨如注。 (6)芳槽:酒槽,用来盛放酒的器具。 (7)耆英:老年贤士,指老年人。 (8)交契:交情,友谊。 (9)易斋:易斋和尚的住室。 (10)微吟对江湖:微吟,小声吟咏;江湖,江河湖海
梅雨无时下,霖淫一月馀。 译文:梅雨连绵不断,一个月有余的雨水。 注释:梅雨,即指连绵不断的春雨。无时下,指梅雨没有停歇的时候。霖淫,连绵不断地下雨。一月馀,一个月有余的时间。 衣润无由曝,园荒亦欠锄。 译文:衣服因为雨水而变得潮湿,没有地方晒干。花园荒芜了,也缺乏人去打理。 注释:无由曝,无法晒太阳。衣润,衣服因雨水而变潮。无由,无法,没有办法。曝,晒太阳。园荒,花园荒芜。亦,也。欠,缺少。锄
梅雨 萧瑟连朝暮,凄凉抵客居。 疏渠防更骤,绽屋趁微疏。 润起荒厨醭,腥传僻巷淤。 遣愁吾有策,闭户卧看书。 注释: 萧瑟:形容秋风吹动树木声音。连:接连不断。 抵:到达。 疏渠:疏通渠道。更:更加。 绽:裂开。 润起荒厨醭:意思是雨水使得厨房的酒坛都涨起来了。荒:指没有主人管理的。 腥传僻巷淤:意思是雨水使得偏僻的巷子都充满了腥味。 遣愁:排解忧愁。吾:我。 有策:有办法。 赏析:
【注释】 犀浦光风四月新:犀浦的春风,四月天。犀浦,地名。光风,春风。 一天细雨弄寒温:一天中细密的春雨,使气温变得有点凉。弄寒温,使……感到有点凉。 丝丝檐外难成滴,湛湛江心不见痕:雨丝连着屋檐,难以成滴落下,雨点在湛蓝的海面上,也看不见痕迹。 煮酒园林妨饮兴:妨碍了饮酒的乐趣。煮酒,指在庭院中煮酒,泛指饮酒。 暮云楼阁入吟魂:傍晚的云气飘到楼阁里,触动了诗人的诗思。吟魂,诗歌的灵魂,指诗思。
【注释】 梅雨:指初夏的阴雨,也特指梅子成熟的时节。 轻云薄薄暗江干,几阵纱窗送嫩寒:轻云淡薄,遮住了天边;一阵一阵地送来春日的凉爽。 浓醉呼童新摘得,未黄梅子已微酸:酒后叫童仆去摘梅子,梅子还未黄熟就已经有点酸味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梅子成熟季节的诗。前两句写梅雨天气,轻云密布,几阵细雨送来了春日的凉爽,暗示出时令已是梅雨季节。“几阵纱窗送嫩寒”,纱窗半开,透进几阵春雨,带来了阵阵凉意
【解析】 “梅雨”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篇咏物词,描写的是江南梅雨季节的情景。上片写梅雨时节,到处黄梅成熟,轻雷布密阴;下片写梅雨季节,人们为避潮湿而移床榻,淋淋漓漓地用水浇锅。最后两句点出题意,表达了作者对梅子成熟的欣喜之情。全词以景衬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情趣。 【答案】 (1)处处黄梅熟 处处:到处。黄梅:指梅子。 (2)轻雷布密阴 轻雷:指夏至前后春雨初落时发出的雷声。布:布散。
梅雨 听雨原清课,虽多不厌赊。 就檐深贮水,近火谩供茶。 醉日堪移竹,闲时省浣花。 游情还未碍,蜡屐过山家。 译文: 我听着雨的声音就像在上一堂清新的课程,虽然雨声很多,但并不感到厌烦,因为我愿意等待。 我就着屋檐下储存雨水,靠近火炉边随便烧些水来煮茶。 醉酒的日子可以把竹子挪开让位,空闲的时候可以洗涤花瓶中的花朵。 游赏的心情还没有被阻碍,我还穿着木屐走过了山中人家。 注释: 1. 听雨原清课
诗句释义 1 柴门喧嶂雨:柴门(指农家的简易木门)旁,因雨水而显得喧闹,山间云雾缭绕。 2. 书案扑林霏:书桌前,雨水滴落在树叶上,形成了细小的水珠。 3. 远阵久奔放:远处的阵雨持续不断,雨势汹涌。 4. 空丝俄细微:空中的雨丝逐渐变得细小,雨势开始减弱。 5. 黄鹂喑却语:黄鹂鸟因雨声而变得沉默,停止了鸣叫。 6. 白鹭止还飞:白鹭因为雨天而停止飞翔,选择留在巢中。 7. 晚色应无定
【注释】 (1)黄梅雨:指梅子成熟季节的连续阴雨。 (2)竹外扉:竹林外面的门。竹外,即竹林之外。 (3)披白袷:穿着白色的夹衣。 (4)缁衣:古代僧人所穿的黑衣服。 (5)尚怯春寒:还怕春天的严寒。 (6)酒伴稀:饮酒的朋友很少。 (7)鳜鱼肥:鳜鱼很肥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初夏天气、景色和人情的小诗。首句写梅雨,次句写竹外门扉,三、四句写披上白裘,转眼间就换上黑衣,五
梅雨 半月蒙蒙雨,千畦释释耕。 麦租虽未入,米价渐将平。 屋老础长润,庭虚苔任生。 吾脾方畏湿,却立候新晴。 注释: 1. 半月蒙蒙雨:半个月来,绵绵细雨不断。 2. 千畦释释耕:田地里一片繁忙的景象,人们在田里辛勤地耕种着。 3. 麦租虽未入:虽然还没有收到今年的麦子租,但已经收到了去年的租。 4. 米价渐将平:随着时间的推移,米价会逐渐趋于平稳。 5. 屋老础长润:房屋年久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