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三军客,青娥十载思。
玉庭霜落夜,罗幌月明时。
炉冷蜘蛛喜,灯高熠耀期。
愁多不可曙,流涕坐空帏。
秋闺
介绍
。
《秋闺》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
诗歌正文:
秋夜长寂寥,
寒灯照孤影。
梦里江南路,
独步黄叶径。
愁肠无断绝,
离思空盈尺。
欲寄相思词,
却恐人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孤独场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哀婉的艺术氛围。
诗歌赏析:
- 首句“秋夜长寂寥”:以秋天特有的寂静与漫长来衬托主人公内心的寂寞。
- 次句“寒灯照孤影”:用寒冷的灯光和孤独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夜晚的凄凉。
- **三、四两句“梦里江南路,独步黄叶径”,描绘了梦境中的游子
相关推荐
秋闺 白马三军客,青娥十载思。 玉庭霜落夜,罗幌月明时。 炉冷蜘蛛喜,灯高熠耀期。 愁多不可曙,流涕坐空帏。 注释: - 《秋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秋天思念丈夫的场景。 - “白马三军客”:指的是丈夫作为军队中的一名士兵,骑着白马出征。三军,即整个军队。 - “青娥十载思”:这里的“青娥”指的是妻子,她对丈夫的思念已经持续了十年。 - “玉庭霜落夜”:玉庭,指庭院
注释: 斜阳照射在空荡的庭院中,暮色降临,幽深的闺房积聚着深深的怨恨。 细风轻轻吹过,帐幕显得冰冷;微月透过窗户洒进室内明亮。 怨坐的啼哭声接连不断,愁眠的梦也难以成真。 想弹琴弹奏一曲,却又畏惧那断肠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思妇对远在他乡的人的怀念。首二句写景,描写了一个黄昏时分、空寂的庭院和充满怨恨的幽居。后四句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首二句“斜日空庭暮”与“细风吹帐冷”相呼应
秋闺 征客向轮台,幽闺寂不开。 音书秋雁断,机杼夜蛩催。 虚幌风吹叶,闲阶露湿苔。 自怜愁思影,常共月裴回。 注释: 1. 征客向轮台:征客,指出征的士兵或商人。轮台,地名,今新疆轮台县。诗人以征人的身份去边疆戍边,因此有“征客”之叹。 2. 幽闺寂不开:幽闺,指深闺女子的内室。寂不开,形容闺中女子思念之情,无法排解。 3. 音书秋雁断:音书,指书信。秋雁断,形容书信往来中断,无法传递消息。
注释: 秋天的闺房,团扇刚刚收起,碧竹席被收起了,画着帘子的窗户还留着燕子。 闲适的台阶,月光下的影子穿过去,笑捻萤火虫说早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闺房中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团扇初随碧簟收”,以“团扇”为引子,描绘了秋日的凉爽。随着季节的变化,团扇也该收起来了。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特点,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画帘归燕尚迟留”
【解析】 这是一首写秋日闺中女子生活的诗。首句“团扇初随碧簟收”是说,夏天使用的团扇已经收起,放在碧竹席上。“团扇”在古代诗文中多指女子的扇子,这里借以代称佳人。第二句“画帘归燕尚迟留”,是说画着花鸟的窗帘上的燕子,还没有飞走,还留恋在这幽静的地方不肯离去。第三句“闲阶弄影穿明月”,是说在月光下,她踏着空寂的台阶玩弄着自己的影子。“闲阶”指庭院里的青石台阶,“弄影”即玩自己的倒影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供给深闺怨”:“供给”指的是供应,这里指深闺中的妇人为丈夫或亲人的思念而感到哀怨。译文: 深闺中的女子因丈夫或亲人的离别而生愁怨。 2. “秋声又捣衣”:秋天的声音再次传来,是女子在制作衣物时发出的声响。译文: 秋风送来了捣衣的声音,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 3. “鸳鸯不独宿”:鸳鸯是常被用来象征夫妻或情侣的鸟类,此处表示即使是鸳鸯
【注释】 秋闺:秋天的闺房。砧声:古代女子捣衣时发出的声音,借指离别。凤凰台:传说为西王母所居之处,故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凤阁村一带。吹箫:泛指吟咏、歌唱,也借指相思之情。菊钱:即菊花钱,一种铜质钱币。卜难问:占卜婚姻之事,很难得到回答。雁信:即书信,这里指寄给远方的人的信。衿(qīn):衣领,这里借指人的襟怀、心事。“凉生”二句:槛外凉风吹来,使衣带感到寒意;而远在天涯之人却迟迟不归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重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赏析是诗歌鉴赏的拓展,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来分析。 “秋闺”,指秋天的闺室,借指妻子的住所。“垂帘空见月昏黄,络纬啼来也断肠”,这两句写诗人在秋天的夜晚,隔着帘子看到月光昏暗,听到秋虫鸣叫,不禁感到悲伤。这里的“空见”和“也断肠”都表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的痛苦和无奈。 “几度系书君不答,雁飞应不到辽阳”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铜龙漏咽良宵永,风透玉楼罗袂冷。 - 关键词: 铜龙漏、良宵永、玉楼罗袂、风透 - 注释: 描述深夜,时间似乎静止了。铜龙漏声在持续,象征着时间的长久或寂静的夜晚。 - 赏析: 通过“良宵永”和“风透玉楼罗袂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这种寂静夜晚的深深感受。 2. 倚遍阑干思悄然,云鬟斜亸谁为整。 - 关键词: 倚遍阑干、悄、云鬟斜亸 - 注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金风披拂绣罗裳,吹我相思到异乡。 - 金风:秋风,金色的风。 - 披拂:轻轻掠过。 - 绣罗裳:精美的丝织长裙或衣裳。 - 相思:形容因离别、思念而产生的感情。 - 异乡:他乡或外地。 - 译文:秋风轻拂着我那精美的丝质长裙,也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情,飘荡到了遥远的他乡。 2. 不见铁衣辞雁塞,仍闻鼙鼓戍渔阳。 - 铁衣:指铠甲,这里比喻士兵的军装。 - 辞雁塞
【注释】 秋风:秋风萧瑟。 望塞,指远望边关。 征夫:远征的丈夫。 新凉抛纨扇:秋天天气凉爽,将扇子丢弃在一边。 沈忧:忧愁沉重。 减裙围:裙子的围度变短,说明愁闷已深。 鸿雁:大雁。 西北来:从西边飞来。 乞寒衣:向寒风求助。 裁缝:缝纫。 宵:夜。 独坐:一个人坐着。 红烛:红色的蜡烛。 清辉:明亮的光辉。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妇思夫之怨的诗,是《秋闺怨》之一。诗写一位闺中少妇,望北天长叹
【注释】 ①秋闺:秋夜的闺房。 ②华月初生夜,高楼独倚时:秋天的月亮刚刚升起,我独自倚在高楼上。 ③天长人去远,秋半雁来迟:天长了,人已经走远了,而到了秋季的一半的时候,大雁还没有飞到。 ④宝瑟凄凉调,银笺宛转词:精美的玉瑟弹奏出了凄清的音调,写满相思情意的书信也难以表达我的忧愁。 ⑤应知愁似海,不解鬓成丝:你应该知道我的愁绪如同大海一样深重,可为什么这愁思还是无法被梳去变成白头发呢? 【赏析】
【注释】 罗帏:丝织品做成的帷幕。征鸿:远行的大雁,此处指游子。荡子:浪荡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中怀人的诗。首句“秋色透罗帏”,点明季节是秋季,又写帷帐的透视,渲染出秋天的景色。次句“寒芳片片飞”,以寒芳喻秋菊。这两句是说,秋光已把帘幕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寒意,秋菊也飞散着片片清香,在这清幽的环境中更增添了一份萧瑟之感。第三句“蛩吟生暗壁”,写蟋蟀声声在黑暗中回响。这句是写室内的寂静与凄凉
注释:玉塞:指边塞。三秋:一作“重九”,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日。金闺:指内宫。授衣:给寒衣。惊去节:指秋风起的时候。伫来音:指听到雁的叫声。皎月窥虚幌:指月光透过纱窗照进室内。凄风韵素砧:指风声与击打木石的声音混合在一起。银灯耿长夜:指夜晚有灯光闪烁。偏怯候虫吟:指怕听蟋蟀等秋虫鸣叫。 赏析:此诗描写了作者在秋日里思念亲人的孤寂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全诗以景起
【注释】惨澹:形容天色昏暗,阴沉。沧江:沧海。杜蘅(héng):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以比喻美人。所忧:指担心的忧虑,这里指丈夫远行在外。 译文:黄昏时,天已昏暗,我独守空房,只有风声和远处的烟云相伴,不禁想起远行的丈夫。他像老杜一样,在沧江上漂泊,而我独自守着空房。我所担忧的只是丈夫在外远道,而自己却身不由己、地位卑微。 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思妇之愁的诗篇。首句写环境氛围,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注释如下: 1. 秋闺:秋天的闺房,指女子的卧室。 2. 斜阳照短檐(yán):夕阳的余晖洒在低矮的屋檐上。 3. 独鹊(que)鸣疏柳:(一只)孤独的喜鹊在稀疏的柳树下鸣叫。 4. 昨夜梦夫君(fu jun):夜里梦见了丈夫。 5. 船回九江口:丈夫乘船回到了九江口。 6. 赏析:这首小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个深秋傍晚的情景,诗人通过写“斜阳”、“短檐”、“疏柳”、“独鹊”以及“夜梦”等意象
诗句如下: 秋闺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译文如下: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形容秋天景色的辽阔和美丽,通过“目极江天”表达了对远方景物的无限遐想。“秋霜下白蘋”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季霜降时,白蘋(一种植物)上的霜花如雪般洁白。这里的“白蘋”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着秋天的清冷和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两句“可怜南去雁
谢榛的《秋闺其二》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女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离别之苦。诗中通过对月亮圆缺的描写,烘托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下面将逐句释义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月缺偏多感,月圆翻自悲:这两句表达了在月亮不圆时,女子感到更多的伤感和孤独,因为月亮的圆满常被视作团圆的象征,而月缺则可能让人联想到分离。 - 君看几圆缺,不异在家时:通过比较月亮的圆缺状态与她在家中时的情感状态
【注释】: 秋闺:秋天的闺房。 寒蛩兼夜雨,并作枕边愁。 蟋蟀叫个不停,夜晚下雨声不断,一起化作枕头边的愁思。 天涯有苦乐,两地一般秋。 天各一方,有人快乐,有人忧伤,都是同一个秋天的感受。 赏析: 此诗为写景抒情之佳作。诗人以“寒蛩兼夜雨”起头,便把秋夜的气氛渲染了出来。接着,诗人又用“并作枕边愁”来点题,表明了这种秋夜的凄凉与悲怆之感。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苦乐”二字
秋闺 无风落叶迟,有风落叶疾。 秋声时有无,宁同郎在日。 注释:秋天的院子里没有风树叶落下的很慢,有风树叶落下的很快。秋天的声音有时是寂静的,与你不在一起的时候一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景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诗中的“无风落叶迟”与“有风落叶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秋风吹动树叶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秋叶随风飘落的动作,感叹秋风的力量之大,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最后一句“秋声时有无
秋闺 棠梨落叶满园秋,门掩蛩声入夜愁。 未寄征衣霜露冷,梦魂先到古云州。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 - “秋闺”:秋天的闺房,这里指女子在秋天时所住的住所。诗中通过“秋”字,渲染了一种季节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加静谧、凄清。 - “棠梨落叶满园秋”:棠梨树的叶子已经落下,秋天的气息无处不在。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深秋景象,充满了凄凉和萧瑟的感觉。 - “门掩蛩声入夜愁”:门被关上了
诗句解读和译文: 1. 深闺夜胜年 - 描述的是女子在深闺中度过的夜晚,感觉时间仿佛比平常更长,更加寂寞、漫长。 - 【注释】"深闺"指的是女子独自居住的房间,"夜"表示时间。 -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女子在深闺中的孤独和漫长的夜晚。 2. 刀尺如冰冷 - 描述了女子手中的刀尺在冷冽的夜里显得格外寒冷,这象征着她在寂静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冷漠。 - 【注释】"刀尺"通常指裁剪衣物的工具
秋闺 木叶落尽千山远,江水渺茫无边。 秋空一雁秦云淡。 月皎阶前蛩声长,露滴草上萤光微。 残灯耿耿映夜半,西畔红楼星河落。 边衣剪裁寒意浓,不寐听风败荷鸣。 注释: - 秋闺:秋天里的女子卧室。 - 木叶落尽千山远,江水渺茫无边:树叶已经落尽,远处的山显得更加遥远;江水波涛汹涌,看不到尽头。 - 秋空一雁秦云淡:秋天的天空中一只孤独的大雁,云彩也变得淡薄起来。 - 月皎阶前蛩声长:月光洒在台阶前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的夜晚,桂花盛开时香气弥漫。桂华香雾笼罩回廊,水阁沉浸在漫长的秋夜中。月转梧桐,翻动瘦影;风摇菱行,遮蔽清光。子卿自得归乡国,定远何当老朔方。望断衡阳飞骑杳,侧身怀古一沾裳。 注释: 1. 桂华香雾锁回廊 - 桂花的香味和雾气笼罩在走廊上。 2. 水阁沈沈秋夜长 - 水阁(指楼台)沐浴在深深的秋夜里。 3. 月转梧桐翻瘦影 - 月亮转动,使梧桐树的影子变得弯曲瘦弱。 4.
秋闺 窗前松露滴空阶,玉漏沈沈月影斜。 忽听数声新雁唳,云山回首渺天涯。 注释: 秋闺:秋天里女子的住所。秋闺,即指女子在秋天的卧室中。 窗前松露滴空阶:窗外,院子里的松树上挂着露水。 玉漏沈沈月影斜:玉制的漏壶滴落着清冽的夜水滴。 忽听数声新雁唳:忽然听到几声新雁的鸣叫。 云山回首渺天涯:回头望着高高的云朵和山峰,它们似乎延伸到很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秋夜的景色
注释: 1. 秋闺:秋天的闺房。 2. 桃花红烂漫:指春天盛开的桃花,现在却是红烂漫。 3. 是妾送行时:当时是妾在送行。 4. 今宵:今夜。 5. 别后思:分别后的思念之情。 6. 秋声:秋天的声音,这里泛指秋天的氛围。 7. 边露白:边塞的露水都结成了白色。 8. 雁尽:大雁南飞,没有留下一只。 9. 征人妇:出征的人的妻子。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去出征的丈夫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