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注释: 冰肌玉骨:形容女子的肌肤如冰,骨骼如玉。 恰称求仙礼佛:正好符合求仙拜佛的规矩。 倚婵娟:靠着月亮。 效月开鸾镜:模仿月亮打开镜子,比喻模仿月亮的样子。 分花入麝筵:将花朵放入麝香的宴席中。 九衢来正暮,三岛去何年:九条街道上行人已归家,三座岛屿已经远离,暗示时间流逝。 知是龙华伴,不胜怜:知道那是龙华的伴侣,非常可怜。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追求仙女的男子对仙女的思念之情
晓别 晨光欲曙, 画角楼头初起。 露华浓,草重犹沾绿,花低半压红。 鸣鸡催落月,宿鸟咽残风。 各西东。
注释: 穹窿山:指南京的紫金山,山上有著名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墓。 施炼师:这里是指道教中的道士,施炼即指炼金或炼丹。 碧海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三仙岛,为神仙居住之地。 瑶草:指长生不老的药草,这里泛指仙草。 剑光寒:形容剑光闪烁,如同寒光一样。 玉斧滋晴露,琼花护醮坛:用玉斧浇注露珠,琼花保护祭坛。 灵随龙竹引,香逐凤箫残:灵性随着龙竹飘动,香气随着凤凰箫声消散。 隐现金天掌
宝莲幢畔。 清早时分,女子在佛像旁边洗手洗脸,虔诚地礼佛。 到香台。 来到香烟缭绕的香炉前,诚心祈祷,祈求佛祖保佑。 唵叭随烟结,菩提带树开。 佛祖的教诲如同香烟一样,飘然而至;佛陀的思想如菩提树般繁茂生长。 粉痕侵贝叶,心字印炉灰。 她的手指留下了粉痕,仿佛是贝叶经文的痕迹;她心中刻下了“心”字,仿佛是心灵的象征。 更把鹦哥教,念如来。 她用鹦哥鸟来教诵《大悲咒》,以表达对佛陀的敬仰之情。
女冠子 注释: - 戒香温鼎: 在寺庙里,和尚或尼姑会用香来熏炉,以祈求佛祖保佑。 - 禅味近来新领: 禅宗的意味最近又有了新的领悟。 - 未眠时: 指深夜时分。 - 烛影穿帘细: 烛光透过窗帘投射出细长的光影。 - 经声出院迟: 佛教经典诵读的声音传出寺院外显得有些迟缓。 - 但求无障碍: 只求没有阻碍。 - 同等有情痴: 同样对感情执着的人。 - 一段闲中意: 一种悠闲中的情趣。 - 月明知
【注释】 女冠子:宫调名。又名“元岁子”,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 庚辰岁:指宋孝宗淳熙庚辰年(1170年),即词人五十岁时。 雪:比喻今年的元宵节下了一场大雪。 霁:雨止天晴。 月怕圆:月亮怕被云遮住。 阁:搁置。 观灯兴:观赏花灯的兴致、乐趣。 【赏析】 这是一首写除夕的词作。词中通过描绘今年元宵夜的天气状况,表达了词人对新年的美好期愿。 上片起首二句:“去年元夕。曾被雪花淹黑
【注释】蕊珠宫阙:道教中称天宫。多生慧业:多生聪明智慧的业行。 机中挑锦字:比喻女子绣花时在机上挑丝线,绣成美丽的字句。语香弦:指弹拨乐器上的香气和弦声。 华年:美好的青春时光。 赏析:这是一首闺情词,写一个女子回忆与情人相会时的情景,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惜春伤别的情怀。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这首诗的译文是: 在酒醉的梦中,我梦见你, 月色朦胧,窗前两人相望。 多么可怜啊! 风中摇曳的柳枝,花间欢唱的黄莺, 新的爱情如此郑重,幽雅的姿态更显轻盈。 酒醒时寒气逼近清晨, 心中的感情难以承受。 注释: - 同前:即“和同前”。 - 枕上:指梦中。 - 月淡窗前相向:指梦中相见。 - 纤纤:形容女子细长柔美。 - 恰恰:形容莺鸟鸣声婉转悦耳。 - 幽态:幽静的状态或神态。 - 新欢
女冠子 黄俞邰、周雪客招饮灯市,用竹山元夕词韵 踏青过也。 石城春市如画。 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卷珠帘,彩蟾光射。 今番灯便挂。 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 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 香车争路花骢打。 杖头钱沽酒,绰板凭谁借。 不消红灺。 已醉底染就,吴绫香帕。 何须云母砑。 只有桃根桃叶,解春风话。 问可能相候,看灯深院,枇杷花下。 注释: 踏青过也。石城春市如画。红楼翠阁,酒旗歌扇
灯前亲芳泽,罗襦一袭,似隔阡陌。软绣帘栊,燕子归来,花下曾识娇绵侧。怕郎怀、溜钗横玉,霏唾凝碧。奈空持、罗带斜倚,画屏无物与遮隔。 译文: 在灯光下,女子亲自梳理着香泽,穿着一袭美丽的罗衣,仿佛隔着很远的距离。柔软的绣帘轻轻打开,燕子回到了这里,曾经在花朵之下认识过她的娇嫩的面庞。她担心男子会怀念起她,就像他抚摸着自己的发钗一样,那发钗上还残留着她的泪水和香气。但是男子却不知道,他的思念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