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昶
【注释】: ①上元:指元宵节。 ②小设:设些简单的酒菜。 ③辛盘:辛盘,指古代祭祀的牲肉一类食品。 ④浮蚁:指酒。 ⑤传柑:相传古时南方人有以柑橘相赠的习惯,称“传柑”。 ⑥宝钗:指妇女的首饰,代指女子。 ⑦那禁:怎禁得住。 ⑧管弦声细:指音乐声悠扬入耳。 译文: 寒月皎洁照在疏梅丛里。谁道上元节已近,已经看到征帆斜挂。整顿酒菜,唤起美酒一杯,品尝杯中浮蚁。依然保持着传柑风味
声声慢 题诸草庐宫赞高松对论图 苍枝偃雪,翠盖生涛,翛然长覆荆柴。 藓径荒凉,谁同解带藤斋。 生愁岁寒人少,对高阴、自踏吴鞋。 听屋角,正秋风乍起,落遍疏钗。 回忆居名藏史,但莓墙石井,往迹沉埋。 剩有枯鳞,年时落落霜阶。 苔花半凝碧甃,照清泉、瘦影幽佳。 伴诗老,看小窗、诗卷新排。 【注释】: 1. 苍枝偃雪:形容树枝上覆盖着积雪。 2. 翠盖生涛:形容草木丛中生长出的波浪一样的绿色植物。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对旧友的怀念之情的诗作。下面逐句解释: ``` 忆旧游 ``` - 诗句:回忆过去一起游玩的经历。 - 译文:怀念过去一起游玩的日子。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共同经历和友情的怀念。 --- ``` 叹青牛路杳,白鹤烟消,难问全真。 ``` - 诗句:感叹青牛之路已经远去,白鹤已消散在烟雾中,难以询问全真。 - 译文:感叹与朋友相聚的时间已经过去,无法再见到他们
这首诗的原文是: ``` 迈陂塘 忆别 记春城、闹蛾扑蝶,传柑初近元夜。 旗亭暮雨催轻别,携手虾须帘下。 铅泪泻。 认几许、连珠染遍秋罗帕。 寒更初打。 任蕙叶香消,梨花酒冷,未许片帆挂。 淞南水,稳送离人去也。 篷窗谁共清暇。 吴云楚树都经过,又向乱山荒舍。 闲驻马。 对衰柳寒沙,淡月铺檐瓦。 砑笺难写。 把残驿新愁,小楼旧事,梦里剪灯话。 ``` 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迈陂塘
【诗句释义】: 1. 探芳新:初次来到京城(定住)时,正值花朝节,微霰突然飘落,令人感到凄凉的寒意。因此呼唤喝酒消愁,便给黄芳亭、陆聪三展示。 2. 御街前:在皇城前的街道上,逐渐有六种花飘落下来,骡马网已经休息。 3. 土锉芦帘:用泥土做的篱笆和芦苇编成的竹帘,仍然像冰床或雪被。 4. 软红旋拂拭:用柔软的红色布料擦拭着,取下征衫收短辔。 5. 傍西窗:靠近西窗,牢丸兼薄饼,乳潼芳腻。 6.
南歌子 咏别为黄芳亭作 碧藓摊钱地,红梨倦绣天。 画堂无那掩离弦,悔煞当时草草负芳年。 清泪沾银勒,浓愁入玉船。 不须听雨暂留连,只愿江山处处响春鹃。 注释: - 碧藓摊钱地:青苔像钱币一样铺满了地面。 - 红梨:这里用来形容红色的梨子或花朵。 - 无那:无可奈何,表示无法改变现状。 - 草草负芳年:没有珍惜美好的年华。 - 清泪沾银勒:眼泪湿润了银制的马络头。 - 浓愁入玉船
桐花小凤,即指梧桐树下的凤凰。旧游回首真如梦,指回忆往昔,一切如梦,恍如隔世。樽酒离亭,指的是在离别的亭子中举杯饮酒。曾记清歌掩泪听,指曾经听过歌声而流泪。船灯戍鼓,指的是夜行船时看到灯火和战鼓声。肠断江南芳草路,指的是因为思念而感到心碎,仿佛是行走在江南的草地之上。澹月重楼,指的是月光下的高楼,象征着寂寞。谁伴西窗咏玉钩,指的是没有人陪伴在窗户前咏唱玉钩。 赏析
【注释】 峭寒:形容冷。彻:通“绝”,断绝。鸳瓦:鸳鸯瓦,指屋瓦上雕着鸳鸯图案的瓦当。石帚携来:石帚为一种扫除工具,这里指携带石帚。毡车:用毡子做成的车。届:来到。兼:并且。幽兰:即兰花,这里指兰花香气。结:附着。双结:即双附,指两株兰花互相依偎。对好景:面对美好的景色。喜兔华方起:喜鹊报春,春天刚刚到来。光移仙阙:仙阙指皇宫,此处借以比喻钟声。晨钟:早晨的钟声。 【赏析】
长亭怨慢·别凤喈、晓征于宣武门外,遂至潞河客舫。时将往济南,萍踪靡定,回忆分襟,益深凄黯 【注释】:长亭怨慢:词牌名。别凤喈:别凤喈,即秦观。秦少游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曾与弟少章、少章弟之仪等结诗社,号“四学士”。秦观的《鹊桥仙》词有云:“去年相送,余杭南去,前度刘郎今又重。”此词乃秦观为离别友人而作。晓征:黎明出发。宣武门:古都城西门。潞河:即卫河。客舫:客船。时将往济南
这首诗的主题是抒发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午节匆匆过。”,这里的“午节”指的是端午节,而“匆匆过”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节日的喜悦之情。 “又玉河、初涨柔蓝,新荷欲破。”,这里的“玉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河流,而“新荷欲破”则描绘了夏天的景色。 “昨日直沽双鲤到,不见随风珠唾。”,这里的“直沽”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双鲤”则可能指两条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