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诗词】 双花连袂近香猊。歌随镂板齐。分明珠索漱烟溪。凝云定不飞。 唇破点,齿编犀。春莺莫乱啼。阳关更在碧峰西。相看翠黛低。 【注释】 双(duō)花:指女子的嘴唇和牙齿。 连袂:指手拉手。 近:靠近。 香猊(ní):即香炉,用狻猊(古代传说中的狮子形神兽)作装饰的青铜器。 镂(lòu)板:刻有图案的木板。 分:分开、拨动。 明珠:比喻珍贵的女子。 索:求。 漱烟溪:指在溪水中洗濯。 凝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日离别之情的词。以下是逐句解释和译文: 1. 花暮。春去。都门东路。嘶马将行。 注释:春天已经过去,花朵即将凋谢。都门东路边,一匹马即将出发。 译文:春天已经过去,花朵即将凋谢。在都门东边的大路旁,一匹马即将启程。 2. 江南江北,十里五里邮亭。 注释:从南方到北方,一路上有十里、五里的邮亭。 译文:从南方到北方,路上有十里、五里的邮亭。 3. 几程程。高城望远看回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中外在形象和内在情感的分析。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诗句进行作答。 虞美人·画船空载满溪春 注释:画船:彩绘的小船。罗绮:指船上的装饰物,这里指彩绘的丝线。壶觞:酒器,古代一种圆形的饮酒器皿。石城清响:石城的清幽的声音。南园:泛指园林。 译文:画船载满鲜花,在苕花飘落后静静停泊;苕水流去,水天一色,水面上的倒影摇曳不停。石城山中的清泉流水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译文: 牙雕的酒杯,杯上刻有犀角装饰,珍珠般地串连在丝带上,桥边的小路上。百花盛开的庭院,风起时,金黄的帘幕卷起。 酒入我身体,四肢发热;风吹过,我的鬓发也飘动起来。我看着你那娇媚的样子,忍不住低眉微笑。 注释: 1. 镂牙歌板齿如犀:镂牙(用牙齿雕刻的酒杯)歌板(指酒器),齿如犀(犀角),意思是说酒杯上雕刻有犀牛角作为装饰品
《转声虞美人·桃源忆故人霅上送唐彦猷》是由宋代诗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 译文: 离别的歌声掩藏了双袖,夕阳落下乱山之后,还留有东城的烟柳,青荫依旧。 注释: 1. 使君欲醉离亭酒:使君,古代官职名称,此处指送别的人或官家。欲醉离亭酒,想要在离别的亭子喝酒。 2. 酒醒离愁转有:酒醒后,离别的忧愁更加明显。 3. 紫禁多时虚右:紫禁,皇宫的代称,指朝廷。多时,很长时间。虚右,空缺的意思。 4.
注释:年轻的词人登上了瀛洲,飘逸的气魄如同晴日中的彩虹,把江南的春色带入淮水。 一曲艳歌留别,翠蝉摇宝钗。此后吴姬难见、且徘徊。 译文:年轻的词人登上了瀛洲,飘逸的气魄如同晴日中的彩虹,把江南的春色带入淮水。一曲艳歌留别,翠蝉摇宝钗。此后吴姬难见、且徘徊。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首句写友人年轻有为,词人对他充满敬意;次句描绘词人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木兰花·玉楼春》是宋代词人宋祁的作品,这首词赞颂了明媚的春光并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下面是对这首词逐句的解读和赏析: 1. 首句解析 - “人意共怜花月满”:这句表达了春天到来之时,人们对花和月亮的共同喜爱之情。花与月常常在古代诗词中代表美好与圆满,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完美无瑕。 2. 次句分析 - “花好月圆人又散”:描述了春夜的美丽景色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离散和离别
【注释】 菊新:菊花盛开。堕髻慵妆来日暮:意谓懒于梳妆打扮,因为天已近黄昏。 家在画桥堤下住:指居住在画桥的堤下。 衣缓绛绡垂:形容衣服轻柔下垂的样子。 琼树袅:像琼树枝一样袅娜。 院深池静娇相妒:指庭院深深,池塘幽静,女子相互嫉妒。 粉墙低、乐声时度:形容粉墙低矮,乐声时时传来。 长恐舞筵空:担心歌舞散尽,空留残红。 轻化作、彩云飞去:意思是轻飘飘地化为彩云飞走。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词
诗句解析: 1. "醉红妆" - 描述一位女性喝醉了酒,妆容如红霞般艳丽。 2. "琼枝玉树不相饶" - 形容树木如同琼珠和玉石一般美丽,这里可能指女子的美貌无法与这些自然美物相比。 3. "薄云衣,细柳腰" - 形容女子身着轻薄飘逸的衣裳,腰身纤细优雅,仿佛薄云和细柳。 4. "一般妆样百般娇" - 表明女子的妆容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显得娇媚。 5. "眉儿秀,总如描" -
怨春风 无由且住,绵绵恨似春蚕绪。见来时饷还须去,月浅灯收,多在偷期处。 注释:没有理由停留,我的愁怨像春天的蚕丝一样绵长。每当看到你回来的时候,我都会担心你要离开,所以总是偷偷的等你。 译文:没有理由停留,我的愁思如春天的蚕丝般绵长。每当看到你回来,我都会担心你会离开,所以总是偷偷的等你。 赏析:此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无由且住”点明主题,诗人没有理由留下,只有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