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籀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全诗如下: 山遥遥,水遥遥, 弱柳浓阴青箬舠,小如匏。 篙急水澌,微风吹过桥, 寒山一带随波出,寒烟一霎随波没。 橹轻摇,橹轻摇, 芦嫩鳜肥,前村扬酒杓。 注释 1. 山遥遥,水遥遥: 形容山水相隔遥远。 2. 弱柳浓阴青箬舠,小如匏: 形容小船在弱柳的浓荫下行驶,形状像葫芦一样小。 3. 篙急水澌,微风吹过桥: 形容船在湍急的水流中行驶,船桨划得很快
【解析】 此诗为作者初度时所作,是作者对自己年华的感怀之作。首句写春风吹来,麦子已经长出了黄绿相间的秧苗,而此时正是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第二句写茭叶在水面上招摇摆动着,好像在招引燕子飞来筑巢。第三句描绘了雕梁上乳燕刚刚离巢的情景,它们想飞到空中,但翅膀还未能完全发育成熟。第四句写远处渔舟一去一回,菱笆竹上垂着双尾。第五句描绘了巢已空了的老燕相互嘲讽的情景
【诗句】 南乡子·月下闻笛(壬午) 嘹呖小梁州。 一派金风一院秋。 人去总无消息到,悠悠。 莫是鱼沉与雁浮。 幽思满林丘。 野草闲花各自愁。 带月和风云外去,飕飕。 指冷声寒独倚楼。 【译文】 在月光下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那声音嘹呖而悠扬。院子里弥漫着秋天的气息,金风送爽,一片萧瑟。人们都已离去,没有留下任何消息,只有这悠长的笛声让人感到无尽的寂寞和思念。或许就像鱼儿沉入深渊,大雁飘向远方
诗句输出:还忆春回花信前。今年梅早发、闹春先。东风𧐖蜷暗山烟。轻霢霂,新雨润新年。烽火尚连天。 译文:还记得春天来临之前,花开的声音。今年梅花早早开放,在春天到来时就抢先一步。东风把山里的烟雾吹得蜷缩起来。新雨滋润了新年的开始。外面的战事还在持续,新的一天又过去了。 注释: - “还忆”:回忆过去的事情。 - “春回花信前”:春天来临时,花儿也开始绽放,发出芳香的消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梦(壬午) 朱楼玉宇,绣帘垂户。 如有人儿欲诉。 花枝袅颤弱无多,手携著、玉笙轻度。 狂夫瞥见,眼忙心怖,怕便把平生负。 漫疑曾结旧时缘,却笑我、衾遮被护。 注释: 梦(壬午):梦,这里指梦境。 朱楼玉宇:形容楼阁建筑华丽,像用玉石装饰的。 如有人儿欲诉:好像有个美人想要诉说什么。 花枝袅颤:形容花朵轻轻摇曳的样子,袅颤是形容花的摆动。 手携著、玉笙轻度:拿着玉笙轻轻地吹奏。 狂夫瞥见
【注释】银桃红,桃花的颜色。梅雨指初夏的雨。麦雉,即雉鸡,俗称野鸡,朝飞山似沐,早晨在山上飞翔如同沐洗一般,形容山中云雾缭绕。轻雷,细而密的春雨。青蓑,绿色的蓑衣。白笠,白色的帽子。荷包,一种用荷叶包裹食品的食品。 【赏析】《木兰花令·梅雨》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写农村春汛时的田园风光和繁忙生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歌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全词以“梅雨”为题,紧扣一个“雨”字
【注释】小重山:词牌名。立春日,即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之时。乙酉腊月廿日:农历十二月初七,即乙酉年的腊月初七。壬午:指壬午年。 【译文】雪满山中暖气回,谁传春信到,看江梅花开?菟裘藤杖醉扶归,溪路滑,休遣玉山颓。十指如槌宜春色,新彩胜、插花枝。今年游事莫相亏,风光好,烂醉百花时。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以“小重山”为词牌,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梅花的傲雪盛开
《临江仙·避乱山中(壬午)》是明代诗人徐籀的一首词作。以下是对该词的逐句注释与翻译: 1. 原文: 桑落百杯人一梦,从前几度春秋。雨花风絮掩重楼。衡阳悲断雁,渚北泛虚舟。 病起扶藜聊野步,夕阳钩月山头。干戈江左几时休。此生吾老矣,还与后人愁。 2. 译文: 我喝下这百杯酒仿佛只是一场梦,从前有多少个春秋轮回过?雨水和花朵飘散如风絮般遮掩着重重的楼阁。在衡阳,悲伤地看到断线的大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词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本诗的体裁,然后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最后进行赏析,指出手法、表达技巧以及情感主旨等。本诗属于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一首咏叹春光流逝,抒发离愁别恨的小令。首联“缀后庭花,吟更漏子,雕阑芽软春亹亹”中“缀”、“吟”、“雕阑”、“芽”,都描写了春天景物的特点。颔联“海棠宜日柳宜风
《江神子·春感(壬午)》是宋代词人张舜民所作的一首词。下面将根据这首词的原文逐句进行翻译,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词。具体如下: - 诗句:墙头红艳似窥人。 - 注释:红色的花朵在墙上盛开,仿佛是在窥视着人。 - 赏析:这句诗通过墙头的红花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像窥人”这一比喻增添了一丝神秘感,使读者能感受到春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 诗句:悄无尘。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