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
诗句翻译 - 唯然!已见。世尊!愿使一切众生,得清净土如无动佛,获神通力如维摩诘。 - 世尊!我等快得善利,得见是人,亲近供养。其诸众生,若今现在,若佛灭后,闻此经者亦得善利,况复闻已信解、受持、读诵、解说、如法修行。 - 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若有读诵、解释其义,如说修行,即为诸佛之所护念;其有供养如是人者,当知即为供养于佛;其有书持此经卷者,当知其室即有如来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唯然,已见。 注释:表示回答是的,我已经看到了。 于汝意云何? 注释:“汝”指阿难,“意”指的是内心的想法或看法,“云何”是疑问词,意为“如何”。 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注释:“世尊”是对佛的尊称,“我”是阿难自称,“睹”是看到的意思,“其”指代前文提到的香气,“为”是表判断的语气词,“不可思议”是形容非常奇妙、难以理解
诗句: 维摩诘所说经 · 菩萨行品第十一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 诗句: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 注释: 此时,佛陀在庵罗树园讲法,整个场所突然变得非常广阔和庄严,所有的听众都变成了金色。 2.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 诗句: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维摩诘回答说: "不,日光出现时,就没有冥暗了。" 维摩诘继续问到: "那么,日为什么能照亮阎浮提呢?" 维摩诘回答:“太阳是为了照明,它消除了冥蔽。” 接着维摩诘说:"菩萨也是这样,虽然出生在不净的佛土,但是为了教化众生,所以不能与愚暗同流合污,而是要消除众生的烦恼暗昧。" 大众渴望能看到妙喜世界,以及其不动如来和菩萨、声闻之众。佛知道所有人的想法,因此对维摩诘说:“善男子,为此众会
诗句解释 1 维摩诘所说经:这是一部佛教经典,由印度人摩诃衍(Vajiranavada)所译。 2. 菩萨行品第十一:指的是这部经典的第十一章,讨论的是关于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 3.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那时,所有的菩萨听到佛陀讲述这个教法。 4. 皆大欢喜:他们都感到非常快乐。 5. 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用各种美丽的花朵,和多种不同的色彩与香气来供养。 6. 散遍三千大千世界
维摩诘所说经 ·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 "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维摩诘言: "汝所得法,有没生乎?" 舍利弗言: "无没生也。" "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 '汝于何没,而来生此?'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 舍利弗言: "无没生也。" "汝岂不闻佛说: '诸法如幻相乎?'" 答曰: "如是。"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 '汝于何没,而来生此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阿难向佛陀请求教导,说:“我从今往后,不再自认为学识渊博。” 佛陀回答阿难说:“不要产生退却的念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称赞你作为声闻中学识丰富的人,并非指称你为菩萨。且请停止!那些有智慧的人,不应限制于对诸菩萨的讨论。所有的海洋和深渊,都可以测量,但是菩萨所达到的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以及所有的功德,是难以衡量的。阿难!你们应该放下对于菩萨行为的追求
诗句 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第十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译文 维摩诘所讲述的经书 · 香积佛品第十 那些高级的大修行者,看到化身成菩萨的人,赞叹从未有过,今天这个出家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娑婆世界的所在又在什么地方呢?他们怎样理解称为“乐于小乘法”的修行者呢?于是他们向佛陀提问。佛陀回答说:"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
诗句 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第十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 译文 维摩诘说: "这些菩萨听到这些经文后,纷纷表示:"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像佛祖释迦牟尼那样,隐藏他无限的自在力量,只是用贫困所能享受的方法,来度化拯救众生。这些菩萨也能够谦虚,以无限的慈悲,来到这个佛陀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