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解析】 “钗”是词牌名,这里指代词牌《踏莎行》。这首词写一位女子思念心上人的愁绪。上片写女子相思之情。下片写女子对心上人归期之盼。首句点明题意,说明女子的金钗难以承受相思之重;次句写女子梳妆打扮时的情景。三、四句写女子因思而失眠,翻来覆去地寻梦,梦中先梦见了心上人枕边的小凤和小鱼,再接着梦见心上人坐怀把香云拢成一束;五、六句写女子因思而生恨,因恨而夜半挑残烛
【解析】 本词为作者在中秋席上送别吴孝廉南归之作。“积水深沉,平原广洁”点出时间是秋末冬初;“夕阳照个新红叶”写出了时令特征;“秋风满树鹊南飞”写景状物,表现了秋天的景物和气氛;“风月相知,故人离别”,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世间惟有情难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百壶那送酒如泉,但须茗艼酬佳节”,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 【答案】 译文: 池塘水很深,平原很宽广。 夕阳映照着一片新红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的提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分析诗中重要字词的意思和作用,最后分析诗人的情感。具体到本题,“绣幕慵开,雕栏倦倚”写闺中女子慵懒地打开绣帐,懒洋洋地靠着栏杆;“金钗难绾芙蓉髻”写出了女子梳头打扮的情形;“也知检点怕多愁
【诗句释义】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里一位游子思乡的孤独情绪。 柳树因春风而舒展,花朵也因阳光而盛开,但游子的罗衣还是感到春寒。他站在栏杆上,用手指计算着回家的日子,但白云已经延伸到远方,连家中的椿庭也看不到了。 他翘首盼望长途跋涉的行程,但是鱼雁稀少,使他的旅途变得疲惫。绣帏中,他极目远眺,愁绪无限。他试着拈起春草询问平安,灯花预报双眉展,希望一切顺利。 【译文】 柳因春风而舒展,花因阳光而盛开
【注释】 鹿韭:指韭菜。雀瓢:一种形状像鸟嘴的茶壶。何人庭院春初霁:是谁的庭院,在春天刚刚放晴?还家两月不曾过: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了。又从江上招舟子:又去江上行船。挑荠篱根:挑荠菜的根部,用来烧菜。焙茶窗际:在窗前焙茶,也就是用炭火烘茶,使茶叶变香。独怜涉险总无端:只可怜我,总是在冒险,没有结果。橹声轧轧波声里:船桨的声音和水流的声音混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词写一个浪迹江湖的人
【诗句】 穷海累臣,上林天子。镜芗亭畔伤心事。霜空木落雁衔书,归期回首初春是。碧草颓垣,紫苔唐肆。濒江吊古堪流涕。祗缘身未到边关,不知洪皓含悲地。 【译文】 我是被贬的官员,你是高贵的皇帝。镜芗亭旁发生伤心的事情。霜天木落雁儿衔着书信,回头一看已是春天。青草已经衰败了围墙,紫苔覆盖着唐朝遗迹。我站在江边悼念古人,不禁流泪。我只是没有亲自去过边关,不知道洪皓含悲的地方。 【注释】 穷海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此诗为闺怨词,抒发了闺中女子的思乡之苦、闺情之悲、闺怨之深。 “踏莎行 夏闺和薄西真(壬午)”,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写闺中女子对远人的思念。首句点明时令,次句写环境,渲染了一种闲适宁静的气氛。三四句描写了两位娇女荡轻舟采菱的情景,表现了她们的活泼、快乐。结句写柳外婆娑,天边游丝飘荡,暗示着闺中人已日暮途穷,空有归梦。 下片写闺中人夜不成眠
踏莎行三首 其二 快雨新妆,嫩泥香润,绛河明照铜街静。 小车油壁夜深来,瘦鞋痕在青苔径。 小褪蕉衫,虚堂凉沁,惜花人惜花同病。 悄携银烛照纱窗,画帘微漾茶烟影。 注释与赏析 1. 快雨新妆:形容雨水来得快且新,像刚涂抹过妆容一样。 2. 嫩泥香润:描述湿润的泥土散发出的芳香。 3. 绛河:通常指代红色的河流或天空。此处可能比喻晚霞或夕阳的余晖映照下的景色。 4. 铜街:指古时候繁华街道
【注释】 “小队清游”,小队伍的游玩。 “凤城”,即京城,这里指汴京。 “古松凉合禅关静”一句中的“禅关”是指佛寺。 “画幡”:一种装饰用的彩画。 “偏耽薄病”:偏爱身体虚弱。 “裙屐”:指穿裙子戴鞋子的人。 “料应”:料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京城夏日闲居生活的词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起句,以清游为题写京城夏景。开头三字,点明地点,时间是“夏日”;地点在京城的西郊,有“凤城”之称
《踏莎行·晓露清流》是清代诗人李慈铭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欣赏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晓露清流:清晨的露水清澈透明,如同流动的小溪。 2. 午风香静:午后的微风送来阵阵花香,令人感到宁静。 3. 翠盘低拥花千柄:形容花丛中翠绿的盘子低垂,周围拥簇着上千朵盛开的花朵。 4. 柳阴一带浅红栏:柳树成荫,旁边有一条浅红色的栏杆。 5. 日斜过尽香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