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
【译文】 那石缺墙边的东面,有那家游女在闲暇时窥探宋的。 她联牵红袖倚靠在春丛之中,妖态只有谁能够欣赏? 她爱这冶艳容颜和纤细的腰身,笑针娘、玉葱难动。 假如逢到天宝年间,腻粉酣红,一定嫌肥重。 【赏析】 《烛影摇红·石阙墙东》是宋代词人周美成为悼念亡故的爱妾而作的一首悼亡词。此词以石阙墙东为背景,写一位女子的闲情逸致,表现了词人对亡妾的深情怀念。全词上片写女子的容貌,下片写她的情思
【注释】 南乡子:词牌名。又名“南乡子·述怀”、“南乡子·春情”、“南乡子·春思”等,双调五十五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上下片前后阕首两句为两叠韵。 倦鸟却飞还,曾自扶摇上九天。——诗人想象自己曾经像一只大鸟一样振翅高翔至九天之上。 从此归栖林莽稳,安闲。饱食松花渴饮泉。——从此以后就安闲地栖息在森林里,吃着松树的果实,喝着泉水。 风月浩无边,暗识江湖境界宽。不羡摩霄风翮健,翩翩
这首诗是苏轼的《疏影·咏水仙》。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第一句:“瀛山老屋,有古柯繁蕊,当夏芬郁。” - 注释:瀛山,地名,这里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 - 译文:在瀛山的老屋里,有古柯树繁盛地开着花,到了夏天香气扑鼻。 第二句:“懊恼花开,虚度今年,春华不驻轮辐。” - 注释:懊恼,遗憾的意思。 - 译文:遗憾地发现花儿已经开放,白白地浪费了一年的光阴,春天的美好时光无法留住。
满江红五首 其一 秋气萧森,登眺处、那堪纵目。 忽回思,西泠桥畔,南屏山麓。 几片梧桐飘露白,千头橙橘垂烟绿。 更画船,箫鼓正纷纭,江南曲。 花月底,行觞促,河山外,啼鹃续。 叹无端,燕市频年击筑。 露冷刚来边塞雁,天寒未放东篱菊。 但高吟,独对暮云横,倾醽醁。 注释: - 秋气萧森:形容秋天的气候寒冷而清冽,萧瑟的声音和气息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 登眺处:指高处或远处
【诗句释义】: 1. 传言玉女:传说中美丽的女子,如传说中的嫦娥或织女。 “玉女”指的是仙女或美丽的女子。 2. 黛染遥山:远山被浓墨染成黑色。 “黛染”指用黑墨染色。 “遥山”指远处的山峰。 3. 溪面鸭头波皱:鸭子在水中游动时激起水花形成的小波纹。 “鸭头波皱”形象地描述了鸭子在水中游动的样子。 4. 春容淡冶:春天的容颜显得柔和而美丽。 “春容”指春天的容颜。
日落楼台夜气昏,纸窗渐见月来痕。 正是支离人病后,倍伤神。 曾照汉宫生碧树,苦经秦塞幂黄云。 纵是一轮圆又缺,却长存。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日落楼台夜气昏” - 诗意解释:随着夕阳西下,天色渐暗,楼台的轮廓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 情感表达:这句描绘了一个傍晚时分,天色已晚,楼台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模糊而宁静的景象。 2. “纸窗渐见月来痕” - 诗意解释:夜幕降临
【解析】 此词为送别之作。作者与客人相会于客舍,席间吟咏了《念奴娇》。词人以自己坎坷的仕宦经历,勉励友人不要为名利所困,表达了对友人的劝勉和期望之情。 其一: “苑西客舍,喜君来苔径,萧条能住”句,是写客人来到客舍,看到院中有一片长满了青苔的小径,显得十分幽静、清冷。“喜”字写出作者对客人到访的喜悦之情。 其二: “宦拙盘餐兼味少,只有新葵带露”两句,意思是说官场中人常常因为应酬而吃不好饭
【诗句解释】 1. 户网添纱:窗户上挂上了纱帘。 2. 帘栊换额:窗帘和门框被换成新的。 3. 曲径西偏:弯曲的小路在西边。 4. 梧桐引新碧:梧桐树引来了新生的绿叶。 5. 溪堂亭午:在溪边的小亭中午休。 6. 疏密:指树枝的稀疏与密集。 7. 枝上小莺,尚声声啼涩:树上的黄莺仍在不停地鸣叫。 8. 花南水北,吹紫漂红:花朵在南方和北方,紫色飘红,美丽极了。 9. 残芳去难拾:美丽的花瓣落下
诗句释义: - 休为琵琶泪湿衣:意为不要因为弹琵琶而流泪。 - 横江秋月白:形容江水宽阔,月光皎洁。 - 夜何其:夜晚何时结束? - 一生难得是闲时:一生中难得的是闲暇的时光。 - 枫林外:指的是秋天的枫树林外。 - 应遣醉如泥:应该是喝醉酒像泥土一样。 - 人误是蛾眉:人们误以为她有美丽的眉毛。 - 回灯频细语,各依依:在灯光下反复低声说话,彼此依依不舍。 - 我如相遇在天涯,当狂笑
诗句解析: 1. “雪酿馀寒,故限勒、帝城春色。” - 关键词:雪酿、馀寒、帝城 - 释义:雪已酿制完毕,带来寒冷的余韵,使得帝城的春天景色变得格外清冷。 - 赏析:通过对比冬日的寒冷和春日的温暖,描绘出一幅冬去春来的画面。 2. “尽日里,浓雰湿雾,殢人愁绝。” - 关键词:浓雰、湿雾、愁绝 - 释义:整日里,浓密的云雾和潮湿的雾气让人感到愁绪无边。 -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