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要求分析诗句内容,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同时要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人老去,南国正春酣”,第一句点明时令:江南正值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候。“人老去”,是说作者已年迈,但依然对江南充满热情。“南国正春酣”一句中,“春酣”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江南的春天,用“正”字突出了春天的浓郁、浓烈
雨中华晴一日,又风,拟东坡注释: - 华事偏多耽误: 这里的“华”可能指的是繁花盛开,而“事偏多耽误”则表示春天里的事务被雨水和风延迟了。 - 雨搁风延: 指雨水和春风延续了春天的状态。 - 枉了一春空过: 白白地度过了一个春天。 - 揽镜愁颜: 形容在镜子前看到自己的面容时感到忧愁。 - 丁香满树: 丁香树上满是芬芳。 - 数绕回环: 形容反复吟诵或思考。 译文: 春天的雨水
注释译文: 早梅芳·近落华,拟清真花竹深 教蝶慵,成莺恼。乍积风还扫。山深无语,嫩绿苔茵藉余笑。韵珂仙队散,步袜神光缈。尚裙飘带拂,天际柳烟袅。 怨开迟,叹谢早。甫落犹夭矫。晴云擘絮,伴点池波卧浮藻。绚春归,眼底逦迤河阳道。万华丛,那容春便老。 诗词赏析: 《早梅芳》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上片“教蝶慵”三句,写梅花开放,蝴蝶、黄莺都来欣赏。“乍积风还扫”,形容春风刚刚吹起,又突然被吹散了
注释: 原上青青杏树,树上的青杏,鲜艳可爱。莺鸟啄食后,只留下了一些杏花,仿佛是华美的妆容被轻轻抹去。我无心去迎接人,却成了一片浓荫。没有人能察觉到这细微的变化。站在水边,看着水面映出的自己的身影,风吹过后,那些落在地上的花瓣已经完全落下定格了。 才见枝枝都珠满。渐渐变得清秀挺拔。启齿时流露出的愁情,酸涩而动人。街上的喧闹声传入耳中,让人无法忽视。沉在水下的糖浆,新鲜地装在露盘里,晶莹剔透
【注释】 (1)女冠子:词牌名,又名“贺圣朝”、“惜花春起早”等。 (2)清明题亡儿镦遗墨柳条双燕幅:清明节时,我到墓前题写了亡儿的遗字。 (3)韦端己:即韦庄(836—910),唐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著名文学家之一,亦工书画,尤善词。 (4)四月五日又是:清明时节又到了。 (5)暮春之七绿杨时:暮春时,杨柳发新芽了。 (6)有恨成伤逝,含凄欲语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和表达技巧及情感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答案】 译文:春雨过后,庭院空荡。正如那杨柳枝头,露水微微倾斜。回想春雨过后,天空中还飘着细雨;大地回暖,寒气未尽,但已到了初晴。 欣然倾耳听,只有蕙草日麦才显得格外茂盛,芳香的草地绿野刚刚经过雨水滋润。恐怕在阴暗的角落,蘼芜(一种杂草)已经生长
诗句:欲拟兰台赋两都。论成宾主在纷如。谁效北师称靖难。 译文:想要模仿兰台赋,描写两个都城的繁荣景象。论功行赏时,宾主欢聚一堂,如同繁星般璀璨。谁能效仿北军将领,称赞靖难之功?首善之地,重呼三辅,拥黄图而归。 注释:1. 兰台赋:古代文学作品,用以描绘都城的景象和历史。2. 论成宾主:指宾客与主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此处比喻政治协商或讨论。3. 首善之地:指的是首都所在的地方
【注释】 江汉水,指长江汉江的水。流恨复流芳:江汉之水,既含恨也怀芳。 花月送将人去国:花月即指春光,春天的景色使人留恋,但也要送走。人去国,指离别他乡。 芷兰长见赋怀湘:芷兰是一种香草,古人常以它来表达怀念故乡的情绪。这里的“长见”表示经常看见,不是偶尔看见。湘是湖南的简称,所以“怀湘”也就是怀念家乡湖南。 极处望吾乡:极处,指最远的地方。望吾乡,指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遥想家乡。 赏析:
注释: 渐近清秋节。等中年哀陶乐写,早凋玄发。觅地埋忧无处是,不道胸襟开豁。穷更有诗为时杰。我欲饮冰嫌垒块,甚炎天耐得心肠热。前梦冷,把人撇。 歌场吹笛横云裂。顿呼起豪情壮志,樱风芦雪。年少谈兵怀梵策,胜是遗编残缺。健羽迅春莺得说。易警凉柯思余睡,正清阴满地成愁绝。斜日下,蝉凄咽。 翻译: 渐渐接近清秋时节。在中年的时候感慨像陶渊明一样的欢乐和悲凉,早早地就失去了青春的容颜。没有地方可以埋忧
【诗句】 残寒犹滞东皇辔, 花意迁延。人惜囊钱。 冷落青帘酒市仙。 旧欢已坠知难续, 冷节堪怜。蜡烛偷传。 明日箫声又暖天。 【译文】 残寒仍在滞留于东皇的马车上,花开的意向也迟迟不移,人们爱惜自己的钱财。 冷落的酒馆里传来了笙歌的余音,如同神仙一般。 旧日的欢乐已经消逝,知道难以重新续起,寒冷的季节让人感到可怜,蜡烛偷偷传递着温暖。 明天的箫声又会温暖整个天空。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