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淑
虞美人·望月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三更好把画帘开,只听笛声遥共雁声来。 广寒宫远人何在?欲问情无奈。青天碧海一年秋,不识镜中添得几多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注释) - 关键词: 玉钏、千里 - 释义:这里比喻月亮的光辉明亮如同佩戴的玉镯,其清亮的月光能照亮远方。同时,明亮的月光仿佛能穿透千里之遥。 - 赏析
卜算子·舟行 【注释】: ①蓬低:船篷低垂。蓬,指船篷。 ②阑篙住:停着。阑,通“拦”。篙,撑船的竹竿。 ③天边去:指远山在天的尽头消失。 ④荒烟际:荒草茫茫的地方。 译文: 乌云压顶,船帆低垂,沙岸上积水阻断了前行的道路。雨后山色青翠欲滴,仿佛与天边的碧空融成一体。岸边长满了芦苇,远处村庄稀疏可见。日暮时分,渔人划着小船返回,泊于一片荒芜的烟雾之中。 赏析:
菩萨蛮·睡佛 西方大法如来说。众生一切咸无着。 此佛悟真元。蘧然几万年。 人生原是梦。何事纷争控。 佛已示人疲。人间犹未知。 注释: 1. 西方大法:指的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2. 如来说:如来佛祖说,这里指的是佛陀所说的教诲。 3. 众生一切咸无着:指所有的众生都没有执着于什么,都无所追求。 4. 此佛悟真元:这里的“悟”指的是领悟,“真元”指的是佛教的真理,即佛教的核心理念。 5
以下是对这首《醉太平·小西湖夜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湖光似秋。 - 描述湖面如同秋天一般,色彩斑斓而宁静。 - “秋”字不仅指季节,也暗示了时间或氛围,营造出一种凉爽而美丽的夜晚景色。 2. 月光似钩。 - 形容月光明亮且形状如钩,给人以美感和神秘感。 - “钩”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弯曲或优美的线条,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 3. 是谁开放扁舟。 -
以下是对这首名为《浣溪沙·秋夜》的诗词的分析: 1. 逐句释义: - 银漏声沉篆半残:夜晚,银漏(古代计时器)滴答的声音深沉如沉香,半缕烟雾尚未散去。 - 几回亲自注沉檀:自己亲手点燃并注油,沉香木的香味随着温度上升而散发。 - 莫将纤指故轻弹:请不要用手指轻轻敲打,以免破坏沉香木的完整和香气。 - 怕向水晶帘下立:害怕在透明如水晶的帘子下站立太久,感受寒冷或是孤独。 - 今宵偏是十分寒
《满江红·阑干。同外作》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登台所见之景,下片抒登台所感之情。全词语言清新,情韵悠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译文: 数处回廊环绕画屏,恰似粉墙半角,绿窗一桁。夜静时有时人凭栏远望,月明之夜只听见钗头传来的响声。还记得春日里轻落的花瓣,我闲着无事去欣赏。 纤云飘动,微风荡漾。回廊隔住平台旁,游丝低垂在网中。垂柳半遮红叶未被锁,荒苔无奈青草初长
采桑子·秋夜同外合江楼望新月 高楼西畔平栏北,天净如波。云薄如罗。白鹤峰前光几多。 一钩乍乍寒于水,鬟正修螺。江又浮鹅。只此秋容无奈何。 注释: 1. 高楼西畔平栏北:描述一座高楼在西边,靠近平栏的北侧。 2. 天净如波:天空清澈,如同流动的水波。 3. 云薄如罗:云层轻薄如同罗网。 4. 白鹤峰前光几多:指站在白鹤峰前,可以看到的光亮有多少。 5. 一钩乍乍寒于水:月亮刚刚升起
诗句释义: - 第一句:“微雨。”,表示春雨很小,几乎感觉不到。 - 第二、三句:“添得薄寒如许。”,说明春雨让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 第四句:“金猊几缕香沉。”,描绘室内的金猊炉中有几缕烟雾。 - 第五、六句:“银烛双台夜深。”,描述夜晚时分,房间内有两盏银烛在燃烧,显得特别明亮。 - 最后两句:“深夜。深夜。又怕荼醾花谢。”,表达作者担心夜晚时间过长,荼蘼(一种花卉)也会凋谢。 译文:
【注释】 ①金缕曲:曲牌名。 ②落花:词题一作“春光老”。 ③回廊:曲折的走廊。 ④蝶魂:指花谢时,蝴蝶也随着凋零了。 ⑤莺愁:指莺鸟也因春光逝去而愁苦。 ⑥银钩:比喻女子的手指。 ⑦偏是沾衣风小:偏偏吹来的春风很微弱。 ⑧铺遍:铺满。 ⑨栏杆:指院中的栏杆。 ⑩慵扫:懒于打扫。 ⑪凭栏:倚着栏杆。低护:低下来保护。 ⑫依芳草:靠着芳草。 ⑬纱窗晓:拂晓时。 ⑭蛛丝:蜘蛛结的网。 ⑮蜂须
【注释】羊石:传说仙人骑羊,常在羊石山停留。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的咏怀之作。上片写羊石山上仙迹已去,只有石留其迹。下片由石而人,抒发感慨,问石为何不语。全词以物拟人,借羊石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