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漏声沉篆半残。几回亲自注沉檀。莫将纤指故轻弹。
怕向水晶帘下立,今宵偏是十分寒。桐阴扶月上阑干。

以下是对这首名为《浣溪沙·秋夜》的诗词的分析:

  1. 逐句释义
  • 银漏声沉篆半残:夜晚,银漏(古代计时器)滴答的声音深沉如沉香,半缕烟雾尚未散去。
  • 几回亲自注沉檀:自己亲手点燃并注油,沉香木的香味随着温度上升而散发。
  • 莫将纤指故轻弹:请不要用手指轻轻敲打,以免破坏沉香木的完整和香气。
  • 怕向水晶帘下立:害怕在透明如水晶的帘子下站立太久,感受寒冷或是孤独。
  • 今宵偏是十分寒:今夜格外寒冷,与往常不同。
  • 桐阴扶月上阑干:梧桐树的影子扶摇着月亮爬上了栏杆。
  1. 译文
  • 银漏声深,烟篆尚留半缕;手自点沉香,几回温润。
  • 勿以轻敲,恐损其香,亦避冷风。
  • 畏惧于帘影之下,感夜之寒凉。
  • 月上高台,露华如洗,夜色清幽。
  • 月光如水,照过窗棂,梧桐影长,伴我入眠。
  1. 赏析
  • 本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美景和自身的情感体验。首句“银漏声沉篆半残”便营造了一种寂静、宁静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 “几回亲自注沉檀”表达了作者对沉香的喜爱和珍视,以及对细节的关注。这里的“亲手”二字,更显诗人的用心和情感投入。
  • “莫将纤指故轻弹”则体现了诗人对于物品保护的细心和爱护。这不仅是对沉香的保护,也是对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珍惜。
  • “怕向水晶帘下立”展现了诗人对于冷风的敏感以及对夜晚冷寂的感受,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 “今宵偏是十分寒”则是诗人对于特定夜晚的感受,这种独特的感受使得整个夜晚显得更加动人。
  • 最后一句“桐阴扶月上阑干”,则用桐阴扶月的形象画面来结束全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