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羊与仙同至。仙人已去羊留亦。天外海风来。仙羊亦化哉。
只今惟有石。说是羊留迹。问石石无言。仙人何日还。
【注释】羊石:传说仙人骑羊,常在羊石山停留。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的咏怀之作。上片写羊石山上仙迹已去,只有石留其迹。下片由石而人,抒发感慨,问石为何不语。全词以物拟人,借羊石抒怀。
昔年羊与仙同至。仙人已去羊留亦。天外海风来。仙羊亦化哉。
只今惟有石。说是羊留迹。问石石无言。仙人何日还。
【注释】羊石:传说仙人骑羊,常在羊石山停留。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的咏怀之作。上片写羊石山上仙迹已去,只有石留其迹。下片由石而人,抒发感慨,问石为何不语。全词以物拟人,借羊石抒怀。
踏莎行·白燕。同外作 玉镜多情,乌衣无梦。春寒侧侧疏帘重。 谁家初试素罗衣,满阶微雨梨花冻。 不入红楼,不来画栋。纤纤剪向云间弄。 竹窗筠几主人贫,年年与尔闲居共。 译文 玉镜多情(我像玉制的镜子一样多情),乌衣无梦(乌衣巷里没有做梦的人)。春寒侧侧(春天的寒冷使一切都显得格外清晰),疏帘重(帘幕被风轻吹得轻轻摇曳)。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陶淑的作品,名为《踏莎行·白燕》
【注释】 可奈:无可奈何。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楼仙”。秋柳:即《秋柳》词,唐白居易所作。 西风斜日:指秋天的天气和景色。荒城晚:指荒凉的城郭,傍晚时分。萧萧浅浅:形容秋风吹过水面时,水波荡漾的景象。几里乡关远:指离家很远,家乡很遥远。添个寒鸦:在寒风中,孤零零的一只乌鸦。免得愁无伴:意思是让这寒鸦不要独自悲伤。管:不管,不管他。水村山馆:泛指水边的村庄和山里的亭馆。别恨:离别的哀伤。同长短
【注释】 《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因唐代宗贵妃杨氏(一说为韩国夫人)曾入宫供奉道教,故又名《韩舍人曲》。此为小令,以乐府旧题入新声者。上片写天上的神仙生活,下片写人间的悲欢离合。 “聘钱”句:意为:赠送聘礼二万钱又何妨?意思是说:这钱物送给她又有什么不好呢? “要偿”句:意为:我一定不会让你吃亏。意思是说:我一定不会让那女子吃亏。 “底事”句:意为:一年年地,为何总是这样? “银河”句:意为
《南歌子 秋夜寄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于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作者在黄州时。此词描写了作者夜晚思念远在外地的家人和友人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友人的怀念之情。 金篆三更澹,银灯半壁红。 【注释】金篆:金质的印章;三更:古代用十二时辰计时法,一夜分五行,每行又分五刻,三更即半夜时分。淡:指灯火微弱。银灯:银质的灯笼,这里指室内的灯光。半壁:指房间的一半。红:指灯光映照下的红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内容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把握意象和意境,并理解其情感主旨。然后抓住关键语句,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观念及作品的写作意图来分析。最后要结合注释和标题等进行赏析。 “前溪后溪”意思是:前边是溪流,后边也是溪流。“长堤短堤”意思是:长堤短堤。“阑干半角迷离”意思是:栏杆一半倾斜,让人眼花缭乱。“是斜阳下时”意思是
高阳台 秋雨,同外作 冷冷清清,凄凄瑟瑟,一帘灯影无聊。 何处秋声,声声送入芭蕉。 银屏半掩银钩坠,剔银炉、香篆刚烧。 怎今宵。 寒柝偏长,寒梦偏遥。 碧纱窗外铃如诉,况深宵寂寂,远道苕苕。 落叶啼螀,听来都足魂销。 那堪更向荒江泊,打孤蓬、万里奔潮。 总萧条,明日阑干,损了红绡。 译文: 冷清清的秋雨,独自在室外听着。 冷冷清清,凄凄瑟瑟,一帘灯影无聊。 何处秋声,声声送入芭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西风瑟瑟秋如画。 - 西风萧瑟,如同一幅秋天的画作。 月钩懒向西楼挂。 - 月亮挂在西边的楼上,显得有些懒散。 不必曝罗衣。 - 无需担心衣服被风吹透。 玉簪开一枝。 - 像玉簪一样,梅花也开放了一朵。 烛光花结小。 - 烛光下,花朵看起来好像小小的花蕾一样。 坐到天初晓。 - 一直坐到天色刚刚亮起来的时候。 莫更掩银屏。 -
七夕 鹊桥早向云中架。银𫐌近夕帷初下。 莫漫说相逢。一年今夜中。 离情知共诉。泣下凄凄露。 明日隔天河。黄姑愁更多。 注释: 鹊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指银河。 银𫐌(wěi):古代妇女的车驾,此处代指妇女。 莫(不要)漫:不要随便、不要随意。 相逢:相遇。 一年今夜中:一年一度的七夕夜晚。 离情:离别之情。 共诉:共同诉说。 凄凄露:晶莹的泪珠。 明日隔天河:明天隔着天河相见。 黄姑
【注释】 花瓜:花簇成的小瓜果。向:面向,对着。素馨:茉莉花的别称。织得灯如雪:用白色的丝线织成的灯罩,像雪一般洁白。新样合欢鞋:指新式的、合欢形的鞋子。合欢鞋:即双喜鞋,是明清时期的一种喜庆鞋。七双:指一双一双的排列。儿女小:指小孩子。蛛网结成罗:蜘蛛结网做成罗网,比喻孩子们到处寻找什么,却找不到,反而惹出麻烦来。 【赏析】 这首词写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盼望他早日归来。全篇语言通俗,情感真切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南乡子·雨夜不寐》。下面是逐句释义: - 疏雨太零星。 - 注释:稀疏的雨水,像星星一样。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雨夜的景象,雨点虽然稀疏,但依然有声,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点滴声随漏未停。 - 注释:水滴的声音伴随着滴漏声不停息。 - 赏析:这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夜的静谧,水滴与滴漏声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时间仿佛停滞。 - 怕是猊炉香乍上,银屏。 - 注释
诗句解读 第1句: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的水面或景象,"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流中国"表示长江贯穿整个中国。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长江的壮阔和它对中国的影响。 第2句: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 注释: "莽苍苍"形容词,描述烟雾和雨气的朦胧状态。"龟蛇锁"指的是龟山和蛇山像锁链一样把长江锁住。 - 赏析:
诗句输出: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译文注释:寒风吹拂着窗棂,轻轻摇曳着窗帘,使得人懒得去回廊漫步。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冬日寒冷、室内温暖的画面。“寒风”与“窗户”形成对比,突出了室内的温暖;“垂帘”则暗示了人物的动作和心境。整句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在寒冷中的孤独感和对暖意的向往。同时,“懒向回廊步”也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某种状态,可能是对外界的冷漠或是内心的迷茫。
【注释】: 菩萨蛮 和远山见怀原韵梧声夜促他乡客。干戈满路天涯窄。 把臂问投林。空阶凋绿阴。 菰羹村酿美。好钓秋江水。 枫落布帆收。渔歌何处悠。 赏析: 《菩萨蛮·和远山见怀原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上片写夜深时,在异乡听到梧桐树叶发出的声音,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下片写自己思念家乡的心情,以及与友人一起赏月、钓鱼的情景。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诗句如下: 尹鹗的《菩萨蛮 其三》以其独特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这首词不仅体现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体验,还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展示了词人对生活、自然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 锦带约桑钩。 连钱嘶日暮。 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 罗敷自有夫。 2. 翻译: 绣带缠绕着桑树的钓钩, 连钱在黄昏时分嘶鸣, 一起返回宜城的渡口
下面是对这首《菩萨蛮·其四》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相应的赏析: 1. 轻雷鹿鹿宫车转:描述宫车在轻雷中转动,仿佛轻盈地旋转。“鹿鹿”形容车辆移动的声音,给人一种轻柔、缓慢的感觉。 2. 晚凉偷弄邠王管:傍晚时分,微风中传来了邠王的笛声。这里的“偷弄”表达了一种偷偷摸摸、不愿被打扰的感觉,而“邠王管”则可能指的是某种乐器或声音。 3. 双甲小蠀蛦
注释: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 桃花和柳树相连,仿佛是桃的根巧妙地与梅的根相接。 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花坞之中花朵相互交织着,新花层层叠叠。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春天的消息如同珍贵的宝函一样,鱼儿在水中游动时显得渺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半张画轴上绣着细细的丝线,如同一个无尽的世界。 赏析: 《菩萨蛮·其五》是北宋词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菩萨蛮 其六 太阳还未升起,就匆匆忙忙地梳妆打扮, 露水圆润难系住珠帘的丝线。 种植了郁金香花,将来浸在木瓜汁中。 枕头屏上六扇,上面是江南岸。 岸尽处是吴国关隘,关前的人还未回来
诗句释义 1 含桃着雨花如雪: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即含桃在雨水的滋润下,花朵如同雪花一样美丽。 2. 井边吹落春云叶: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的井边,风吹过,飘起了像云一样的叶子。 3.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中的场景,她的头上戴着装饰有鹦鹉的发饰,而她的头发只梳理了一半。 4. 裁衣翻样子:这句话描述了新娘在婚礼前忙碌准备的情景,她在缝制衣服时不断翻看样纸。
【注释】栖:止息。乌啼:乌鸣,指乌鸦啼叫。复钥:锁门的铜环。玉炉:香炉,这里借指香火、香烟。人眠故未眠:诗人因思念情人而睡不着觉。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上阕写女主人公在家时的生活情态。下阕写男主人公外出在外的思恋之情。全词以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女主人公在家中的孤独生活和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恋
【注释】 (1)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潘婆儿”等,为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片六句五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此词押平声韵。 (2)一春融暖无多日:春天的温暖天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融暖:温暖的意思; (3)愁花怨草都含泣:忧愁和怨恨的花朵、草地都好像在哭泣。花怨草:指花草;含泣:含着泪水,喻指因忧愁而悲伤; (4)烟雨解欺人:烟雨能遮蔽视线,使人看不见东西。解:解除,消除。欺人:欺骗
卜算子·舟行 【注释】: ①蓬低:船篷低垂。蓬,指船篷。 ②阑篙住:停着。阑,通“拦”。篙,撑船的竹竿。 ③天边去:指远山在天的尽头消失。 ④荒烟际:荒草茫茫的地方。 译文: 乌云压顶,船帆低垂,沙岸上积水阻断了前行的道路。雨后山色青翠欲滴,仿佛与天边的碧空融成一体。岸边长满了芦苇,远处村庄稀疏可见。日暮时分,渔人划着小船返回,泊于一片荒芜的烟雾之中。 赏析:
虞美人·望月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三更好把画帘开,只听笛声遥共雁声来。 广寒宫远人何在?欲问情无奈。青天碧海一年秋,不识镜中添得几多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注释) - 关键词: 玉钏、千里 - 释义:这里比喻月亮的光辉明亮如同佩戴的玉镯,其清亮的月光能照亮远方。同时,明亮的月光仿佛能穿透千里之遥。 - 赏析
诗句释义: - 第一句:“微雨。”,表示春雨很小,几乎感觉不到。 - 第二、三句:“添得薄寒如许。”,说明春雨让天气变得更加寒冷。 - 第四句:“金猊几缕香沉。”,描绘室内的金猊炉中有几缕烟雾。 - 第五、六句:“银烛双台夜深。”,描述夜晚时分,房间内有两盏银烛在燃烧,显得特别明亮。 - 最后两句:“深夜。深夜。又怕荼醾花谢。”,表达作者担心夜晚时间过长,荼蘼(一种花卉)也会凋谢。 译文:
菩萨蛮·睡佛 西方大法如来说。众生一切咸无着。 此佛悟真元。蘧然几万年。 人生原是梦。何事纷争控。 佛已示人疲。人间犹未知。 注释: 1. 西方大法:指的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2. 如来说:如来佛祖说,这里指的是佛陀所说的教诲。 3. 众生一切咸无着:指所有的众生都没有执着于什么,都无所追求。 4. 此佛悟真元:这里的“悟”指的是领悟,“真元”指的是佛教的真理,即佛教的核心理念。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是内容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此为一首纪行诗,描写了诗人在江村途中的所见所闻.首联“江村梅有信,趁暖喜追寻”,抓住江村梅的特点,点明时间是初冬时节,江村梅花盛开,诗人趁着天寒地冻的气候,去欣赏江村的美景;颔联“沙软小车疾,草枯黄犊侵”,写诗人在沙软的小路上驱车前行,看到野草枯萎
【注释】 蛩:蟋蟀,一种善鸣的昆虫。 唧唧(ji ji):蟋蟀叫声。 咽:形容声音低沉。 凄然:凄凉的样子。 诉谁:告诉谁? 复:再。 四壁:四面墙壁,借指家室。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居处。夜凉:夜深了。 街柝(tuò):夜间巡夜打更的梆子声。 霜钟:佛教寺院中报时用的铜钟。这里泛指寺院里的钟声。出寺迟:从寺里出来晚。 摇落:衰败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贬所期间。首联以“已觉寒声咽”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