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渡呼云,秋山访雁,吟情先趁乡梦。暖风轻约行尘,草色一川翠涌。元戎小队,隘紫陌、簪缨光动。看碧油沙际,陈兵玉勒,柳边飞鞚。
陪密幄、折冲需用。赞上幕、典刑增重。发硎初试,牛刀储才,正须药笼。清时异数,有天外、好风吹送。想驿亭、筹笔风流,应忆剪灯曾共。
【注释】
晓渡呼云:黎明时分渡河。呼,引动。
秋山访雁:秋天的山中寻找大雁。
吟情先趁乡梦:以诗情来赶超乡愁。
暖风轻约行尘:温暖的风轻轻地吹起尘土。
元戎小队:指军队的队长。
紫陌:紫色的大路。这里泛指朝廷。
簪缨:古代官帽上的簪子和冠带,借指官员。
碧油沙际:绿色的油沙岸边。
陈兵玉勒:陈列军马。
折冲:制止冲突。
赞上幕:辅佐皇上出谋划策。
典刑增重:增添法律条文。
药笼:比喻用兵如用药,需谨慎从事。
清时:清明的时代。
异数:特殊的才能。
天外:天上,比喻高远的境界。
驿亭:古代供传递公文的驿站,此处代指京城。
筹笔风流:挥笔写文章的豪气。
剪灯曾共:指与某人共同剪烛而谈。
【赏析】
《东风第一枝·送人》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词。此词上片写友人乘舟过江,词人在途中作别的情景;下片描写饯行宴席上的赠别场面。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送别词佳作。
“晓渡呼云,秋山访雁,吟情先趁乡梦。”清晨渡过长江,呼唤着白云;在深秋时节登上高山,寻找归巢的大雁。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乡梦”是指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这种情感又与词人的诗歌创作息息相关。
“暖风轻约行尘,草色一川翠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大地,使尘土微微颤动;一片翠绿的草地铺展开来。这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烘托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行尘”是指词人自己的足迹,而“一川翠涌”则形容草地广阔无垠,生机盎然。
“元戎小队,隘紫陌、簪缨光动。”词人乘坐的军队队伍严整有序,使紫色的大路显得狭窄。而那些官员们则身着华丽服饰,光彩照人。这里的“元戎”指的是军队的首领,而“簪缨”则指官员们的服饰。词人通过描绘军队和小队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了词人的豪迈气概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看碧油沙际,陈兵玉勒,柳边飞鞚。”词人放眼望去,只见绿色油沙岸边,士兵们列着整齐的队伍,马匹奔腾不息。这些场景都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里的“碧油沙”是指绿色的油沙岸,而“陈兵玉勒”则指士兵们排列成战斗队列,马儿奔腾。
接下来三句:“陪密幄折冲需用,赞上幕典刑增重。发硎初试,牛刀储才,正须药笼。”词人陪伴在皇帝身边参与谋划,辅佐朝政;为上位者出谋划策,增加法律条文;亲自试用新兵器,积累军事经验。这里既表达了词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清时异数,有天外、好风吹送。”在这个清明的时代里,词人有机会施展才华,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这里既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想驿亭筹笔风流,应忆剪灯曾共。”想象着驿站里讨论诗文的场景,一定还记得曾经与某人一起剪烛交谈的日子。这里的“驿亭筹笔风流”描绘了文人墨客聚会讨论诗文的情景,而“剪灯曾共”则指与某人共同剪蜡烛写文章的时光。
这首词通过对友人乘舟过江、拜访大雁、饮酒吟诵等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关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人事关系的勾画,也展示了词人豪迈的气概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