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中有仙翁,苎衫乌帽,笔床谈麈。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

【注释】

  1. 水龙吟·送余干教邓觉非归吴:词牌名,又名《江天晚碧》、《水龙吟》。2. 琵琶亭:在江西德兴县东三十里。3. 三吴:泛指今江苏、浙江一带。4. 东风也似无情:东风是春日的暖风,这里比喻友人。5. 道越乡虽好:指越州虽然是个好地方,但已不是当年了。6. 昨非今是:从前的错误现在已变成了正确的认识。7. 莓苔三尺:长满青苔的台阶。8. 童参冠伍:少年时参加考试,戴着童子帽。5. 一声柔橹:轻轻摇动船桨的声音。6. 蓬莱:神话中仙山名,此处借指理想境界。“□”通“上”,向上的意思。7. 青青衿佩:指衣襟上系着青色玉佩。8. “公行不顾”句:你我同行,你只管走你的路,我只管看我的路。9. 乘风破浪:形容船只行驶迅速。10. 顶□去天尺五:指船帆高高地扬起,直冲云霄。
    【译文】
    琵琶亭下春波浩荡,向东奔流到三吴去。东风也似乎没有人情味,不约木兰舟停留。其中有仙人,身穿苎衫,头戴黑笠,手持笔床,谈笑自如。道越州虽是个好地方,但已经和过去不一样,终不如归来赋诗。
    想着那青苔覆盖的台阶有三丈长,玉琴清脆,初雨过后杏梢飘香。青青衣襟玉佩,少年时参加考试戴童子帽,徘徊在江边暮色苍茫。我意更长,你行走不顾,轻轻摇动船桨。趁着轻风径上蓬莱,直冲云霄去天一丈五尺。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抒发对友人离别后的美好祝愿与深情厚谊。
    上片首句起势不凡,用“琵琶亭下春波滔滔入三吴”开篇,以景衬情,烘托出送别的氛围,并点明地点。“东风”一句写友人离去,东风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情。“中有仙翁”二句写友人的风采。“仙翁”指友人,“苎衫乌帽”描绘他儒雅的风度,“笔床谈麈”则说明其才学。“道越乡虽好”两句写友人离去后,故乡已非旧日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下片首句“想见莓苔三尺”,承接上片,写友人离去后的家乡变化。诗人想象友人离去后的景象,“玉琴清”、“杏梢初雨”,表现了友人的才情。接着以“青青衿佩”写友人的衣着,“童参冠伍”写其年少时的装扮,表现了友人的风采。“我意尤长”四句写诗人与友人的情谊,诗人与友人同行,却只关注自己的行程。“一声柔橹”写友人离开的背影。“乘风破浪”则是诗人对自己前途的祝福,希望友人能一帆风顺,勇往直前。
    全词通过对琵琶亭下春波的描写,抒发了对友人离别后的美好祝愿与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