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酸咸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注释】
水龙吟·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词牌名。“寿”是寿词的简称,是古代一种专门用来祝贺生日的词调。寿词,即祝寿词。“族父”是称自己父亲同辈的人为族父。“瑞堂”,是寿词中称呼寿主的堂名。“是日”指今天。“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3月5日至7日之间。“蛰户初开”,是指春天到了,冬眠蛰伏的动物开始苏醒。“一声雷唤苍龙起”,是说天空传来雷声,唤醒了沉睡的苍龙。“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意思是我宗族中有位仙人(这里指的是作者的父亲)曾凭借这一天赋之才,遨游于世间。“玉颊银须”,形容老人脸上的皮肤像玉石一样白皙,胡须像银色一样洁白。“胡麻饭饱,九霞觞醉”,“胡麻饭”,是一种用芝麻、米等混合做成的饭食,也叫芝麻米饭。“九霞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以美玉雕琢而成。“九霞”,指天上云霞的颜色,也用来比喻酒的美色。“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青青门外”,指城外的青草,也可以理解为城外的杨柳。“捻作长生缕”意思是把门前的杨柳条都捻成长寿的丝带。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七”与“三十”谐音;“七十三”,实指三十年,这里指作者三十岁时写的《水龙吟》。“闲眼”就是闲暇的目光。“阅”是观察或浏览的意思。“人间”,指人间世界,这里指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也就是北宋时期。“几多兴废”,是说经历了多少起起落落,经历了许多兴衰成败。“酸咸嚼破”,意思是尝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意思是要把余生都用来种植松树、竹子和兰花、桂花。“载松长竹,种兰培桂”是说种植松树、竹子,培育兰花、桂花。“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上元甲子”指农历正月初一。“春霁”,指春天的雨后天晴。
【赏析】
这首词是寿词,也是一首咏叹人生的作品。上片开头二句,写主人公对族人的祝愿。首句点明寿辰之日,次句写因春雷而惊醒蛰伏的万物,暗寓出世之人应当有超凡脱俗的能力与胸怀,才能驾驭风云,主宰沉浮。三、四两句赞美其家族中有位仙人般的人物,能遨游于世间之上。五、六句进一步描绘这位仙人的风采,说他有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并把他比做青青门前的杨柳,把门前的杨柳都捻成长生缕。下片开始二句,作者感叹三十年间,目睹世事的变化无常,历经人生的酸甜苦辣。后两句写他打算用余生的时间去种植松树、竹子、养兰、培桂,以期与寿者共同度过太平盛世的春天。
这首词是一首寿词。作者通过描写一位仙人的生活经历来祝福寿星高寿,同时寄寓出世之人应有超凡脱俗的胸襟和能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驾御风云,主宰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