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马头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粉阵红围,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羁愁一搦,谱琴中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把握题干中的“赏析”,明确其考查方向,比如本题的赏析角度是“手法”,然后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分析其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然后指出这种手法在诗中的作用即可。

本词上片写淮河之风雨、宫娥悲苦之情。下片写目送东南半壁江山,感叹长淮非吾土;写受降城下凄凉之景及羁旅之愁。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这两句是说,鼓声如雷地响起,使那美丽的霓裳曲突然中断,原来是海棠亭北风起云涌,大雨滂沱。“歌阑酒罢”“玉啼金泣”“驼背模糊,马头匼匝”三句,写宫人弹琴的情景。歌女弹完曲子,饮酒已尽,但泪眼还带着醉意,声音像玉石一样哀怨,像金属一样呜咽。她扶着老态的驼背,牵着马头,朝朝暮暮,都在弹着这首曲子。“自都门燕别,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意思是:自从从京城出发离别,乘坐龙舟、锦缆船,只运回春天的行囊。这里用“龙舟锦缆”来指代皇帝的出巡活动。“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意思是:望着东南半壁的国土,我满怀惆怅,长淮一带已经不是我们的国土了。“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意思是:在受降城的北面,一片苍白色的野草,让人感到凄凉和痛苦。

【答案】

水龙吟·淮河舟中夜闻宫人琴声

鼓鞞惊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风雨。

歌阑酒罢,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驼背模糊,

马头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门燕别,

龙艘锦缆,空载得、春归去。

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

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粉阵红围,

夜深人静,谁宾谁主。对渔灯一点,

谱琴中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