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钟磬十八寺,山腹茅茨三两家。
雨后乱溪清似发,霜前病叶赤于花。
悬厓万仞涂猩血,怪石千株插犬牙。
牢绊芒鞋行一月,出山慎勿向人夸。
【注释】
峡中:指峡谷。钟磬:佛寺的乐器,此处指寺庙。十八寺:泛指众多寺庙。山腹:山腹中,即山腹之内(指深山)。茅茨:指茅屋。三两家:指三家或更少。乱:纷杂的样子。清似:像。发:指溪水清澈如丝般柔软,也指头发丝。霜前:指天还没亮时。赤于花:比花朵还要鲜红。悬厓(yá)万仞:悬崖峭壁高达万丈。涂:染上。猩血:用鲜血涂抹。怪石千株插犬牙:形容岩石奇特,形状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芒鞋:草鞋。牢绊:牢固地拴着,绊着。一月:指一整个月的时间。
【译文】
峡谷里寺庙很多,有十八座;山中深处只有几间茅屋,还有三家人家。雨后小溪水流很混浊,像头发丝那样细;山中的树叶在霜降的时候变红,颜色比花还要鲜艳。悬崖峭壁上长满了鲜血般的野草,岩石参差不齐,像是狗牙一样参差不齐。我穿草鞋在这山中走了一个月,出来后千万不要炫耀你的经历,不要向别人吹嘘你的游历。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叙了诗人出游雁山的经历。
首联是写山中之景。“峡中钟磬十八寺”,说明诗人游览的地点是一处幽静而秀丽的山水胜地,这里有许多寺庙。“山腹茅茨三两家”,则表明山中人烟稀少,宁静而清幽。
颔联描写山中景色。“乱溪清似发”,“发”是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用来比喻溪水的清澈见底。“霜前病叶赤于花”,是说山中树叶在霜降临之前已经变得非常鲜红,甚至比花还要红。这两句既写出了山中景色的清幽秀美,同时又表现了作者游历时的兴致勃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是写山中奇观。“悬厓万仞涂猩血”,“悬厓”就是高耸的悬崖峭壁,这里是形容悬崖峭壁高达万丈,上面覆盖着鲜血淋漓的野草。“怪石千株插犬牙”,形容岩石奇特,形状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这两句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雁山的奇险壮观,又表现出作者对雁山美景的惊叹赞叹。
尾联是写归途之思。“牢绊芒鞋行一月”、“慎勿向人夸”,是说在雁山游玩了一整个月,现在已经回到家乡。然而,这次游历经历却让人难以忘记,因此,在回来的路上一定要谨慎小心,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游历经历,以免引起他人的嫉妒和嘲笑。
整首诗以雁山为背景,通过描写雁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