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阳兮其木樛樛。箕之冢兮白云幽幽。彼世之人兮孰能遗我以忧。
虽欲从我兮其路无由。朝有人兮来饮其牛。
箕山操和铁雅先生首唱
箕山,位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箕为箕星,属箕宿,在古代被认为是帝王葬地。
“木”通“椐”,“樛”同“纠”,都是弯曲的意思。据《淮南子·览冥训》说:“(箕山)上有曲木,其末容一人居之。”意思是说,在箕山的南面有一段弯曲的树木。
“冢”指坟堆或坟墓。
“幽”指深暗。
“遗我以忧”意为“让我忧心”。
“路无由”即“无由路”。路,这里指道路、前途,引申为人生的道路、前途。
“朝有人”即“有朝人”。“朝”是早晨,这里指早晚。
赏析:这首诗是箕山操中的第二首,它描写了作者在箕山下看到一棵古树时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感慨。诗的大意是:箕山南坡长着一些弯曲的古树,它们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这棵古树的坟堆上长满了白云,显得十分幽深、神秘。世间的人啊,谁能把忧愁留给我这个孤独的人呢?即使有人想要和我交往,可是由于道路太艰难险阻,使我无法找到他们。每当早晨或傍晚,总有些人来饮我的牛,可这些来客又都是些什么人呢?诗人对此感到疑惑和不解,于是发出了“朝有人兮来饮其牛”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