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提兮飞鸟,翔而集兮于木。场有委粟兮而余之不欲。
樊则有棘兮非余之乐。鸷则不仁,曾莫余毒。又集於陵,毋坠于矰。
岂不知兮有命,嗟今之人兮不仁。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择木为娄所性作,提提兮飞鸟,翔而集兮于木。场有委粟兮而余之不欲。樊则有棘兮非余之乐。鸷则不仁,曾莫余毒。又集於陵,毋坠于矰。岂不知兮有命,嗟今之人兮不仁。
逐句解释如下:
- 择木为娄所性作 - “选择木头做窝棚是因为它的特性”。这里的“娄”可能指的是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具体含义需要进一步查证。
- 提提兮飞鸟 - “鸟儿飞翔的样子是提提的”。
- 翔而集兮于木 - “鸟儿飞翔后落在了木头上”。
- 场有委粟兮而余之不欲 - “市场上有剩余的稻谷,但我并不愿意接受”。
- 樊则有棘兮非余之乐 - “荆棘丛生的地方不是我的快乐所在”。
- 鸷则不仁,曾莫余毒 - “凶猛的鸟是不仁的,它们不会伤害我”。
- 又集於陵,毋坠于矰 - “鸟儿再次聚集在山丘上,不要落入弓箭”。
- 岂不知兮有命 - “难道我不知道这是命运安排的吗”。
- 嗟今之人兮不仁 - “感叹现在的人们都不仁”。
译文:
选择木头作为巢穴是因为它们的特性,鸟儿飞翔时轻盈地降落在木头上。市场上有剩余的稻谷,但我并不愿意接受。荆棘丛生的地方不是我的快乐所在。凶猛的鸟是不仁的,它们不会伤害我。鸟儿再次聚集在山丘上,不要落入弓箭。难道我不知道这是命运安排的吗?感叹现在的人们都不仁。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鸟儿的生活习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诗人通过观察鸟儿的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物智慧和生存策略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社会道德和仁爱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